電子報詳情頁

祝衛東:中央對港澳政策支持力度將更大

  圖:祝衛東指出,第八屆立法會選舉正在有序展開,香港迎來全力拚經濟、謀發展的最好時機。\大公報記者林少權攝

【大公報訊】記者吳俊宏報道:中央宣講團成員,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祝衛東表示,國家「十五五」規劃的編制與實施將為香港注入強勁發展動能,希望香港社會各界抓住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機遇,主動對接國家戰略,塑造經濟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更好發揮香港連接祖國內地同世界各地的重要橋樑和窗口作用,更好融入和服務國家發展大局。

中國是世界經濟增長重要引擎

祝衛東指出,「十四五」這五年,我國發展歷程極不尋常、極不平凡。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任務,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迎難而上,砥礪奮進,經受住世紀疫情嚴重衝擊,有效應對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推動國家各項事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中國經濟總量持續較快增長,國內生產總值(GDP)從2020年突破100萬億元,連續跨越三個大台階,2025年預計可達140萬億元;這5年我國GDP增量預計超過35萬億,較世界排名第三的德國經濟總量還要多;中國經濟增速平均為5.5%,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和重要引擎。可以說,中國經濟體量在經受各種衝擊下,還能保持這麼高的速度,持續高質量發展,在世界經濟發展史上也屬罕見。

祝衛東表示,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2024年我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總量超過3.6萬億元,僅次於美國。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數據,2024年中國受理專利申請180萬件,數量是美國的3倍多,我國在全球創新指數排名躍升至第十名,成為創新力提升最快的經濟體之一。中國空間站「天宮」、國產電磁彈射航母福建艦、國產大飛機C919等一批大國重器集中湧現;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新三樣享譽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仿生機器人等讓世界眼前一亮;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從2020年的140萬輛,躍升到2024年的1300多萬輛,佔全球比重超過60%;工業機器人、無人機等產量居世界首位。

祝衛東指出,2024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達到43.8萬億,連續8年居世界第一,服務貿易突破1萬億美元。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合作範圍擴大到15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國家免簽政策持續擴大,「中國遊」、「中國購」成為國際熱詞。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認識中國,愛上中國。

祝衛東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向縱深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十四五」時期,粵港澳大灣區協同聯動融合發展,區域經濟總量要達到14萬億元人民幣,以不到全國0.6%的國土面積,創造全國九分之一的經濟總量。三地合作交流走向深度,超過20萬港澳居民在廣東工作生活。粵港澳大灣區成為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

港迎來拚經濟謀發展最好時機

祝衛東表示,中央全力支持香港保持獨特地位和優勢,鞏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維護自由開放規範的營商環境,拓展暢通便捷的國際聯繫,有力促進香港「從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實現經濟蓬勃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社會大局總體穩定。香港站穩全球最自由經濟體榜首,國際金融中心排名穩居世界第三,全球競爭力重返前三甲。作為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中心,處理約80%的離岸人民幣結算,世界人才排名中躍升至亞洲第一、世界第四。越來越深刻地感受到:「國家好,香港一定好,香港好,國家會更好。」

祝衛東指出,第八屆立法會選舉正在有序展開,迎來全力拚經濟、謀發展的最好時機,同時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有廣泛的國際聯繫。四中全會提出,促進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內涵豐富,指向明確,充分體現中央對港澳發展一以貫之的關心、重視和支持,未來對港澳的政策支持力度會更大,範圍會更廣。希望香港抓住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機遇,主動對接國家「十五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更好發揮連接祖國內地同世界各地的重要橋樑和窗口作用,更好融入和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塑造經濟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奔向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