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梁鳳儀:正制訂全面數字資產監管框架

  圖:梁鳳儀表示,監管制度必須與時並進,才能在維持市場韌性和支持發展之間取得平衡。

【大公報訊】香港證監會行政總裁梁鳳儀表示,經諮詢公眾後,正在就數字資產交易及託管服務的監管制度敲定最終方案。她形容這是最後的兩塊「監管拼圖」,以構建一個穩健的數字資產生態。

梁鳳儀昨日在「第四屆東盟與中日韓經濟合作與金融穩定論壇」上發言時說,香港致力構建安全可靠的數字資產平台,正在制訂全面的數字資產監管框架,目前已設有適用於中央交易所、顧問、資產管理公司及產品的制度。

代幣化試點項目有提升空間

另方面,香港的代幣化金融產品日益增加,例如代幣化綠色債券,以及證監會認可的貨幣市場基金和零售黃金產品。這些代幣化程度各異的產品,在香港的市場規模合共約為30億美元。

梁鳳儀表示,大部分試點項目目前仍處於早期階段,尚有不少提升空間。一些項目在清算及結算的效率及成本方面已初見成效,而許多產品在現金結算方面仍以法幣為主。

長遠而言,不少市場參與者的願景,是將傳統金融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放上區塊鏈,以實現交易的即時結算及最終確定。應涵蓋的環節包括認購、贖回、交易及保存紀錄,而互通性將是關鍵一步。她認為需要建立一個「共用的區塊鏈層,作為銀行間支付的基礎」,並逐步與整體金融市場結合。

在Web3生態系統中,穩定幣被加密資產原生機構當作交易貨幣。梁鳳儀指出,如不加以監管,穩定幣的廣泛使用將引發新的風險,特別是在大規模贖回的情況下。隨着香港的穩定幣法例在今年8月生效,金管局已訂立管控措施,以確保獲認可的穩定幣背後的儲備資產得到妥善管理,並由獨立審計師定期審核。

除了數字資產興起,私募信貸市場在最近十年高速增長、科技應用(如程式買賣、機器學習及人工智能)席捲金融服務,以及全球供應鏈重組,都為環球金融市場帶來重大改變。

在宏觀環境日趨複雜的背景下,梁鳳儀說監管制度必須與時並進,才能在維持市場韌性和支持發展之間取得平衡。她鼓勵市場參與者加強合作,提升透明度,為未來金融新格局作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