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09988)持續搶攻即時零售戰略,帶動淘寶閃購訂單量快速增長,推動零售業務上季收入大幅上升60%。然而,相關投入亦拖累集團經調整淨利潤按年下跌72%,至103.52億元(人民幣,下同)。管理層指出,淘寶閃購每單虧損已較7、8月份降低一半,雖然下一季度將縮減對即時零售的投入,但因集團仍處於投入階段,未來不排除進一步增加對AI及雲基礎設施的資本支出,預計短期盈利能力將持續波動。阿里ADR高開低走,早段跌近2%。\大公報記者 李潔儀
阿里巴巴中國電商集團第二財季(7月至9月)收入錄得1325.7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6%。客戶管理收入(CMR)增長10%,至789.27億元,主要受惠於平台變現率(Take rate)提升、「全站推廣」滲透率上升,以及去年9月新增的基礎軟件服務費所帶動。
淘寶閃購每單虧損減半
集團在4月底推出淘寶閃購業務,即時零售在上季貢獻收入229.06億元,增長60%。首席執行官吳泳銘在電話會議中透露,自8月以來,即時零售業務的商品單價實現雙位數增長,隨着訂單結構持續優化,加上規模效應帶來物流成本顯著下降,11月起淘寶閃購每單虧損已較7月、8月份減少一半。
吳泳銘指出,除餐飲外賣類別外,閃購在一般零售品類也呈現快速發展,反映集團「大消費平台」戰略已初見成效。他強調,即時零售與整體電商業務形成強力協同,有效推動淘寶App月度活躍用戶數量上升。自9月以來,該業務的單位經濟效益持續改善,截至10月底,已有約3500個天貓品牌將線下門店接入即時零售體系。
首席財務官徐宏表示,閃購業務的投入目前已達高點,隨着營運效率不斷提升,集團預計下一季度收縮相關投入,但未來仍會根據市場競爭狀況,動態調整資源配置。
另一方面,阿里巴巴計劃在未來3年投入3800億元,用於建設雲計算與AI硬件基礎設施。在過去4個季度中,集團在AI與雲設施的資本支出已累計達1200億元。吳泳銘坦言,儘管供應鏈仍面臨一定壓力,客戶對AI伺服器的需求持續強勁,集團不排除進一步增加相關預算投入。
雲智能利潤大增35%
在業務表現方面,旗下雲智能集團上季收入為398.24億元,按年增長加速至34%,經調整EBITA(除息、稅及攤銷前盈利)為36.04億元,同比增長35%。吳泳銘表示,目前阿里雲AI伺服器的上架速度仍跟不上客戶訂單增長,導致訂單積壓量持續擴大。
在AI戰略方面,吳泳銘指出,阿里正同步發力AI to B與AI to C兩大方向。在to B領域,目標是將阿里雲打造成為全球領先的全棧AI服務供應商,以滿足各行各業對AI應用的需求;在to C領域,則計劃基於性能領先的AI模型與阿里生態資源,開發面向終端用戶的AI超級原生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