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受地緣政治局勢及全球供應鏈重組等因素影響,亞洲區內的經貿關係日趨緊密。有見美元在跨境支付中所佔的份額仍然相當大,渣打銀行東盟及韓國地區首席利率策略師Arup Ghosh表示,雖然亞洲區經濟體通過快速支付系統(FPS)來支持跨境支付已經取得進展,惟現時主要集中在本地市場;未來如能將數字支付系統擴展至「東盟+3」(東盟與中日韓),相信有助降低外匯波動性。
在提高本地貨幣市場韌性方面,Arup Ghosh表示,非銀行金融機構(NBFI)尤其保險公司、退休基金和共同基金增加在當地貨幣市場的投資,而這些投資者有較高黏性,有助減少對外國資金的依賴。
韓國央行研推出穩定幣
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穩定幣,有望在支持資金跨境流動方面發揮重要角色。昨日出席「第四屆東盟與中日韓經濟合作與金融穩定論壇」的韓國央行副行長權珉秀坦言,現正考慮是否推出穩定幣,部分原因是韓國流行文化受歡迎,有空間發行,儘管仍處非常初步階段。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Alicia Garcia-Herrero指出,從現實角度出發,相信推出穩定幣是無可避免,其中一個原因是現時大部分穩定幣都與美元資產掛鈎,導致不少儲蓄流向美國。另一個應對方案,是亞洲國家應持續開放資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