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庇護中心伯伯:家沒了,什麼都燒了!

臨時庇護中心現場直擊

因應大埔宏福苑五級大火,大埔民政事務處昨日開放7個臨時庇護中心,讓災民暫時居住。大公報記者昨晚到多個庇護中心觀察,每個庇護中心都有不少災民已入住。有居住在宏昌閣的伯伯逃離火場時,僅帶了錢包,腳上只穿着拖鞋,他在庇護中心哀嘆,「家沒了,什麼都燒了,大半生努力供完的居屋,這就沒了,我甚至還能在庇護中心的電視上,看到我家的窗口裏冒着火光……」

在充當安置人員中轉站的中華基督教會馮梁結紀念中學,大公報記者在現場見到人山人海,晚上8時,已有數百人入住。不斷有受影響住戶前往該校報平安,或找尋失蹤、失聯的親友。

記者又到用作庇護中心的東昌街社區會堂觀察,部分災民被安置到會堂內暫住,地上鋪滿了墊子和被子、枕頭,目測有超過30人。有災民走避時甚至只穿着背心短褲,只能靠一張被子取暖。亦有不少災民拿着手機致電親友報平安,人人面色憔悴。

昨晚暫時住在會堂的黃伯伯向大公報記者表示,居住宏昌閣已有數十年,2002年物業按揭供款終於供完了,他便退休,與兒子二人安居。昨日他如常在家看電視,突然有鄰居着急地拍門,告訴他火警來了。見大家神情焦急,他也沒有多想,拿着錢包、穿上拖鞋,就奔出家門,甚至連電話都沒有帶。

豈料這場大火一燒就停不下來,曾經的安樂窩,一夜之間被火光淹沒,「家沒了,什麼都燒了,大半生努力供完的居屋這就沒了,我甚至還能在庇護中心的電視上,看到我家的窗口裏冒着火光……」說罷,他向記者露出苦笑,搖了搖頭,但早已哭得通紅的眼睛又濕潤了起來。招了招手作別,他便回到會堂去了。\大公報記者 伍軒沛、黃釔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