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第一次侵華
公元663年的白江口之戰。彼時,日本拼湊起千餘艘戰船、四萬餘兵力,橫渡黃海而來。唐軍僅派出170多艘戰船、兩萬餘人,一舉焚毀日軍400多艘戰船。史載「煙焰漲天,海水皆赤」,日軍士兵屍體漂浮海面,幾乎全軍覆沒。
—日本第二次侵華
明朝萬曆年間(1592年-1598年),史稱「萬曆朝鮮之役」。此時,日本由豐臣秀吉完成統一。他集結20萬大軍,計劃先佔領朝鮮,隨後遷都北京。最終明軍與朝鮮軍隊聯手,在平壤之戰中擊潰日軍主力,又在露梁海戰中幾乎全殲日本海軍。
—日本第三次侵華
1894年爆發的甲午戰爭。這一次,日本已通過「明治維新」完成制度變革,建成現代化的陸軍與海軍。日軍在黃海海戰中擊潰北洋水師,在陸地上發動「旅順大屠殺」。戰後簽訂《馬關條約》,日本索要2億多両白銀賠款,還強行割佔台灣、澎湖列島及遼東半島。
—日本第四次侵華
1931年至1945年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九一八事變」後,日軍迅速佔領中國東北。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軍全面侵華,短短一年多便佔領大半個中國,日軍實施「殺光、搶光、燒光」的「三光政策」。在南京,30多萬手無寸鐵的中國平民與士兵慘遭殺害。1941年12月至1945年8月,香港在日本軍國主義血腥統治下度過悲愴恥辱的日子,史稱「三年零八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