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香港新股市場迎來強勢復甦。據專業服務機構安永推算,2025年全年集資總額將達2800億元,為4年新高,按年大漲218%,有望位居全球首位;新股數量逾100宗,按年增加43%。
安永香港資本市場服務發言人賴耘峯並預計,「A+H」上市將繼續帶旺2026年新股市場表現,料集資額有望進一步增至3200億元,維持全球三甲水平。\大公報記者 蔣去悄
時隔4年,香港IPO集資額再度突破2000億元大關。安永發布報告指出,今年香港新股表現強勁,IPO宗數和集資規模分別佔全球總量的8%和23%,按年均有顯著改善。全球10大新股名單中,有4席來自香港,分別為寧德時代(03750)、紫金黃金國際(02259)、三一重工(06031)和賽力斯(09927)。
市場復甦動力主要源自大型IPO及「A+H」項目。據安永統計,年內10大新股合計集資1547億元,佔全年總額逾半,新能源電池、先進製造及工業機器人等領域均為熱門賽道;年內超過20間A股公司在港上市,合計集資逾1700億元,反映「A+H」和「A拆H」模式持續火爆。
截至周三,超過170間A股公司計劃來港或分拆子公司來港IPO,其中19間已登陸港交所。賴耘峯表示,今年內地企業赴港IPO主要有兩大考量,包括盡快上市以增加確定性,以及通過香港資本市場布局全球,相信「A+H」和「A拆H」模式將繼續成為2026年新股市場的主要增長引擎。
多地主權基金入場 顯港股吸引
截至周三,港交所共有308間企業排隊上市,其中A股公司達90間。賴耘峯強調,排隊上市新股不乏各行業的龍頭企業,料明年將有許多集資規模介乎50至100億元的新股發行,超過100億元的新股數量則暫時無法預測,因為龍頭企業會視乎市場情況調整集資規模。他預計,明年IPO集資額將穩步增長至3200億元,新股上市數量近180宗。
賴耘峯亦提醒,明年新股禁售期滿後市場將迎來一波解禁潮,屆時可能對市場流動性造成壓力。
安永香港科技媒體與電訊行業審計服務主管陳日輝提到,目前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已進入互補發展階段,上半年國際資本持續湧入香港市場,南下資金加速流入,推動港股投資者機構從「外資主導」轉向「內外資雙輪驅動」。他補充,今年參與港股IPO的基石投資主體趨於多元化,當中涵蓋來自中東、新加坡等地的主權基金,展現了港股的國際吸引力。
上市首日平均回報升至38%
今年8月港交所落實IPO定價及分配新規後,新股首日表現大為改善,帶動全年首日平均回報率上升至38%,新股首日潛水率亦降至24%,創下近5年新低。安永指出,新規實施後上市的36隻新股僅6間潛水,「打新」收益的確定性明顯。
賴耘峯分析,新規推出後三個月內(8月、9月和10月),新股首日平均回報分別為116%、69%和95%,至11月已降至31%,反映市場正回歸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