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知見錄/PPT與說服力\胡一峰

PPT幾乎已成發言、報告必需品。稍正式一些或時間略長的發言,沒幾頁PPT傍身,還真不敢開口。我聽說,老師上課都已用上PPT了,有的學校評判一位老師授課技藝如何,把PPT的製作水準定為重要指標,更見運用之普及。

近來卻看到新聞,哈佛大學某研究表明PPT無用且浪費。我未見研究全貌,不知結論確否,不過也應引起反思。作為口頭表達的輔助,PPT自然是有用的,就像說話時適當打幾個手勢,很有必要;但如口頭表達變成PPT的註釋,反客為主,如我們老家話說的「燒香趕出和尚」,則大謬不然。

回想我上學的年代,還沒有PPT,老師全憑口才,偶有板書,也提綱挈領,點到為止。肚裏有貨的老師,不論課程內容如何繁雜,也好似熟練的繅絲女工從蠶繭中拽出絲頭,或疾或徐地拉扯、接續,直至剝出事物內在的邏輯。用上PPT後,眼前一堆指東打西的箭頭,或者大圈小圈地疊套,邏輯關係展現為圖表,在形式上倒一目了然,但也感覺少了點什麼。

個中變化或像觀覽手卷之古今差異。古人將其拿在手中,徐徐展開,目隨手移,心為之思,方位字畫內涵合邏輯之品味;今人在美術館博物館欣賞時,作品多在展櫃中整幅鋪陳,無法親持在手,內容雖無變化,一覽無遺之下還是少了滋味。

PPT既訴諸視覺,原佔主導的口頭陳述也被挪到替補席上。這是交流方式的轉變。口頭表達需要一旦降低,說服能力或也會弱化。其實,人的一生,無時不被說服,也不停地說服別人。有效的說服無需多言,說中心內急慮最為要緊。《三國演義》裏魯肅說服孫權聯劉抗曹,真正奏效的只一句:曹軍破城之日,我魯某換個主子繼續為官,你吳侯又如何自處?頓時擊中孫權內心痛點。假如魯肅做上幾十頁PPT,貼上一大堆天下形勢、敵我實力分析表、曹軍路線動圖,只會把孫權內心攪得紛亂如麻,效果反而不佳吧。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