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安尼施‧卡普爾:是色彩也是空間

  圖:安尼施.卡普爾作品《我的紅色家鄉》現正於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展出。

機器帶動一條金屬臂沿着裝有二十五噸紅色軟質蠟的開口容器的表面轉動。金屬臂在一個小時的轉動中,環繞着蠟質表面緩慢運動,好像在攪拌材料,不斷塑造蠟的形狀,反覆形成奇特景觀。這是著名當代藝術家安尼施·卡普爾(Anish Kapoor)的作品《我的紅色家鄉》,目前正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下稱「深圳兩館」)展出。

大公報記者 李望賢\&

是次安尼施·卡普爾深圳個展展出他近四十年的代表之作,涵蓋大型裝置、雕塑、建築模型等多種媒介,也是安尼施·卡普爾的繪畫作品首次在中國的美術館內集中展示,也是其標誌性的鏡面作品在內地展示數量最多的一次。由於疫情的原因,安尼施·卡普爾本人無法親臨展覽,開幕式現場以視像方式播放了他對深圳和展覽的祝福致辭。

邀觀眾走進作品

安尼施·卡普爾一九五四年出生於印度孟買,現工作居住於倫敦。他通過自己的創作,深刻地挑戰着人們對自我本質和客觀物件的認知,他的作品被視為東方哲學和西方精神的結合,而他的創作方法和觀念卻是當代的語言,體現出一種「混雜的現代性」。安尼施·卡普爾在材料媒介和象徵表達之間、自足形態和生態環境之間建立起獨特的關聯,其作品總是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顯露出一種富有生命力的精神特質,同時蘊含着神秘的自然力量,不斷創造公共空間的「視覺神話」。

深圳兩館館長顏為昕認為,藝術在當代,正與公眾、與城市發生從未有過的緊密聯繫。伴隨深圳這座年輕城市的發展,藝術的定義被逐漸延伸。人們不再刻意區分街頭的雕塑與建築,包容的城市內核拓寬了公眾對藝術的認知區間。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是全球第一個將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融合於一體的文化場館。當每位觀眾來到這裏、討論深圳時,都希望在兩館的場域中參與、探尋、創造──「藝術」與「城市」之間的不同體驗、答案,甚至是多元的意義。「安尼施·卡普爾的理念與兩館的定位不謀而合。他曾表示:觀眾與作品之間的動態空間成就了藝術作品的完整體驗,我們邀請每一位觀眾來到兩館,通過自己的理解對作品進行新的闡釋,形成屬於深圳的獨特藝術文化景觀。」顏為昕說。

在鏡中探索自我

中央美術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兼研究生院院長蘇新平表示,人們在許多重要國際美術館和公共空間,如泰特現代美術館、凡爾賽宮、羅馬現代藝術美術館、芝加哥千禧公園等都曾經領略過安尼施·卡普爾那糅合東西方精神,並與環境完美結合的大型作品帶來的視覺震撼。此次粵港澳大灣區觀眾也將共同見證卡普爾對材料、形式、技術和東西方文化的深入探索。藉由展覽的契機,中央美術學院與兩館也將開啟更加深度的戰略合作,未來雙方將充分依託深圳的區域發展、產業集結優勢以及中央美術學院的實踐教學、學術資源優勢,以「深度合作、協同開發、價值共創」的理念,共同促進國內外文化藝術交流。展館現場三樓展廳主要展出藝術家的鏡面裝置作品和架上繪畫作品、顏料色粉雕塑以及舉行裝置《我的紅色家鄉》(二○○三)。其中《我的紅色家鄉》是一件自動機械裝置,也是展廳體量最大的作品。此次展覽除了藝術家呈現的架上繪畫具有稀缺性外,也是安尼施·卡普爾首次在美術館如此集中展示其鏡面裝置作品。鏡面裝置是他最具標誌性的創作語言,觀眾在觀鏡時沉思,在鏡中探索自我。

四樓雲中心平台則展出了安尼施·卡普爾過去幾十年的藝術實踐中重要公共項目作品的模型,包括《雲門》(二○○四)、《軌道》(二○一○)、《南岸中心》(二○○一)、《地鐵站,蒙特聖安傑洛,那不勒斯》(一九九九至二○○二)以及去年在紐約展出的《倫納德街模型》。  

展期至七月四日。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