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明若觀火/商品價高 通脹壓力未減\中信証券固定收益首席研究員明明

  圖:進入5月煤炭港口庫存持續去化,使供給緊張格局延續。

近期,主要由國際定價的銅和原油等大宗商品漲勢趨緩,而國內定價的焦煤、動力煤等大宗商品價格再度走高。當前銅、鐵、原油價格高位震盪,輸入型通脹總體可控但仍不可忽視。國內煤炭供需錯配在短期內仍將延續,煤價高增或促使通脹壓力重回國內,缺煤缺電局面下通脹將呈現圓弧頂,回落速度或進一步趨緩,國內通脹壓力仍需警惕。

煤炭供需錯配導致煤價持續走高,新的通脹壓力正在形成。當前國內煤炭市場呈現供需錯配局面,煤炭價格重回高增態勢,7月4日以來動力煤、焦煤、焦炭價格增長勢頭仍未減弱,三者7月以來漲幅分別達13.54%、11.44%和5.89%。考慮到煤炭開採業對生產物價指數(PPI)影響較大,同時煤炭還會對電力、建材、化工等中下游行業施加影響,因此在煤價持續高增背景下,煤炭或成為短期內通脹壓力的主要來源。

進口煤市場偏緊

供給端—環保政策、天氣等因素對國內產能形成擾動,海外疫情等因素導致進口煤市場偏緊。一,國內產能。2021年以來國內原煤產量總體呈現下降趨勢,6月總產量為32319萬噸,環比回落0.95%,同比下降3.3%。近期部分地區安全、環保檢查增多,疊加停產限產、降雨防汛等因素,國內煤炭產量仍然受限。二,進口煤。以2019年中國進口煤計算,中國從澳洲、印尼、俄羅斯和蒙古的進口數量比例分別為39.01%、24.25%、14.79%和18.28%。當前發展中國家受制於低疫苗接種率,經濟修復節奏落後於發達國家,疫情反覆對國外煤炭產能帶來不確定性,進口煤暫時難以彌補供需缺口。

需求端—用電量高增導致動力煤需求走高。目前火電在中國發電結構中仍佔主導地位,從2021年5月數據來看,今年以來火力發電佔總發電量的73.7%。動力煤作為火力發電的原料,電力需求提升將帶動其需求上漲。當前缺電問題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中國出口持續性高增,成為經濟修復的主要驅動力。出口的高景氣帶動了製造業的快速修復,用電量也明顯提升。2021年以來全社會用電量維持高位,廣東、江蘇、浙江等沿海地區省份用電量較大。二是從往年來看,7、8月為季節性用電高峰,電力供給將面臨較大壓力。製造業擴張疊加基建投資小幅回升帶動雙焦需求提升。2021年上半年地產投資處於高景氣,一定程度上拉動鋼鐵及相關產品的需求,進而為上半年的焦煤、焦炭價格提供支撐。下半年,銷售拐點和監管高壓會對地產投資的影響使得地產周期向下,但製造業持續擴張,或帶動有色金屬需求回升,基建投資維持穩定增長,建材市場需求仍舊可以維持。焦煤是焦炭生產的基礎原料,而焦炭作為重要的有色金屬和鋼材冶煉原料之一,其需求將進一步提升。

製造業擴張疊加基建投資小幅回升帶動雙焦需求提升。2021年上半年地產投資處於高景氣,一定程度上拉動鋼鐵及相關產品的需求,進而為上半年的焦煤、焦炭價格提供支撐。下半年,銷售拐點和監管高壓會對地產投資的影響使得地產周期向下,但製造業持續擴張,或帶動有色金屬需求回升,基建投資維持穩定增長,建材市場需求仍舊可以維持。焦煤是焦炭生產的基礎原料,而焦炭作為重要的有色金屬和鋼材冶煉原料之一,其需求將進一步提升。

庫存低位加劇短期內煤炭的供需不平衡。庫存低位加劇短期內煤炭的供需不平衡,短期拋儲等政策面預期將對煤炭供給端有所改善,但增幅有限,預計國內煤炭供需錯配在短期內仍將延續。此外,隨着相關限產政策落地以及淡季後需求回升,鋼材供需缺口將重新面臨壓力,政策端仍是主要關注點。2021年3月以來,全國重點電廠煤炭庫存可用天數位於歷史低位,遠低於往年同期水準。從CCTD主流港口的煤炭庫存數據來看,進入5月煤炭港口庫存持續去化,截至2021年7月26日庫存錄得5779.1萬噸。此外,坑口至港口成本倒掛導致發運維持低位,港口庫存持續下行使得供給緊張格局延續。

短期拋儲等政策面預期將對煤炭供給端有所改善,但增幅有限,預計國內煤炭供需錯配在短期內仍將延續。據報道,為做好迎峰度夏煤炭供應保障工作,根據監測分析情況,國家發改委已提前制定儲備投放預案,本次準備投放煤炭規模超過1000萬噸。在6月28日的答記者問中,國家發改委發言人也表示,將在全國建設2億噸政府可調度儲備能力,今年可形成1億噸左右。長期來看,新產能建成疊加國家儲備投放或推動煤炭供需趨於平衡,但短期內供需錯配現象仍難大幅改善。

此外,隨着相關限產政策落地以及淡季後需求回升,鋼材供需缺口將重新面臨壓力,政策端仍是主要關注點。近期各省相繼部署下半年粗鋼產量減產方案,各地區紛紛提出2021年全年粗鋼產量不超過2020年,鋼材供給趨緊。中信証券研究部指出,下半年隨着需求端金九銀十的需求回暖和供給端限產的進一步落地,應會形成長期供給偏緊的狀態,供需缺口下鋼材相關產品價格或有繼續上行的壓力。

結構性問題需要財政發力

債市策略。當前主要由國際定價的銅、鐵、原油等大宗商品或繼續處於高位震盪,輸入型通脹風險整體可控,但不容忽視。短期來看,煤價高增或促使通脹壓力的來源重回國內,缺煤缺電局面下通脹將呈現圓弧頂,回落速度或進一步趨緩,國內通脹壓力仍需警惕。由於大宗商品價格攀升成本上漲,中游企業利潤遭到侵蝕,其中中小企業承壓顯著。對於債市而言,為緩解通脹帶來的中小企業的利潤壓力,貨幣政策已通過降準來做結構性調整,但面臨後續的高通脹壓力下,貨幣政策難言更寬鬆,結構性問題更需要財政發力。下半年財政發力+貨幣配合的可能性更大,隨着地方債發行量增長,資產荒有所緩和,需關注下半年利率上行風險。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