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公評世界/西方國家應從烏克蘭危機中吸取教訓\周德武

50年前的這一周,美國時任總統尼克松開始了第一次中國之旅,他在回憶錄中稱這是「改變世界的一周」,中美聯手對國際格局產生了世紀性的影響。50年後的今天,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了戰爭,曾經的一家人從1991年的「分家」走向徹底決裂。國際關係的演變史一再證明,世界上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國家利益。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稱,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是「二戰結束以來最黑暗的時刻」。他表示,將與歐盟27個成員國一起商討出台「史上最嚴厲的對俄制裁措施」。不過,博雷利把俄烏戰爭形容為「最黑暗」的一天,至少俄羅斯是強烈反對這個說法的。20世紀的最後一場戰爭在歐洲打響,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塞爾維亞進行了78天的轟炸,儘管俄羅斯極力反對,但沒能阻止這個國家被進一步肢解。21世紀以來,各類戰爭已打過不少次,歐洲國家參戰的也不少,但都不是在歐洲的土地上展開,因此也少了切膚之痛。而這一次不同,俄烏戰爭在自己的家門口爆發,且與自身利益息息相關。俄羅斯總統普京24日凌晨在向全國發表講話稱,「烏克蘭的現政權是一個反人民的政權,已淪為北約的工具」,俄羅斯為了保衛自身的國家安全,根據《聯合國憲章》第七章第51條,決定對其展開特別的軍事行動。但他同時稱,「這次行動不包括佔領烏克蘭的領土」,他請求烏克蘭軍人不要去執行「反人民政權」的命令,呼籲其放下武器並返回家中。

如果說2月21日普京的長篇演講是把烏克蘭推向了道德審判台、徹底否定澤連斯基政權合法性的話,那麼2月24日的講話則歷數北約的種種罪行,為出兵烏克蘭尋求國際法的理由及國際社會的理解,既是對北約的一次政治總清算,也在努力提高自己行為的正當性。他列舉了從上個世紀90年代北約對塞爾維亞的軍事打擊,到21世紀初對伊拉克、利比亞和敘利亞的侵略,稱這些國家製造了數百萬的難民和無家可歸者,不僅毀滅了中東諸國,而且製造了恐怖主義的大溫床。這些年來,西方政客年復一年、粗暴及放肆地對俄羅斯造成根本威脅,不遵守曾經私下承諾的「北約不向東擴展一寸」君子協定,美國及其附庸國組成了「謊言集團」,尤其是去年12月,俄羅斯提出與西方簽訂安全保障協議,要求北約停止東擴,但他們對俄羅斯的利益視而不見。從普京的講話中能明顯感到這位領導人的憤怒,「北約東擴至家門口,事關俄羅斯的生死存亡,我們絕不允許在俄羅斯的歷史領土上,建立一個反俄前哨」,俄羅斯這次亮劍就是要對「這些年來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壓制、摧毀」予以痛擊。

這場戰爭經歷了長時間的醞釀,西方國家難辭其咎。拜登政府曾企圖通過提前洩露俄軍調動消息、揚言經濟制裁等先發制人的辦法,冀制止俄羅斯的「盲動」,但收效甚微。美國國內這幾天也出現了許多反思的聲音。《紐約時報》知名專欄作家弗里德曼撰文指出,雖然這是一場屬於普京的戰爭,「但美國與北約並非是無辜的旁觀者」,他認為,美國犯了一個戰略性錯誤,即在俄羅斯擁抱西方的時候,美國卻把這個夥伴推開了,使普京很是受傷。1998年美國參議院批准北約東擴計劃之時,94歲高齡的美國冷戰設計師凱南就表示,「北約東擴是新冷戰的開始,這種擴張將讓我們的制憲元勳們九泉之下不得安寧」。他的話不幸被言中,23年後,普京終於忍無可忍,作出了絕地反擊。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一方面緊急出台一系列對俄制裁措施,希望對「侵略者」予以懲罰,但另一方面,他們又表示不會出兵,這反而堅定了普京的決心和意志,即把俄羅斯從「20世紀最大的地緣政治災難」中拯救出來,加上他本人有着深厚的烏克蘭情結,這些都會深刻影響着他的下一步決策。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宣布與俄斷交,此前他用俄語發表講話,對自己加入北約的請求作辯解,稱「是為了保衛烏克蘭的安全」,可問題是北約視俄羅斯為敵,在普京看來是「認賊作父」,完全是一種作死的節奏。分析指出,隨着俄羅斯戰事的順利推進,澤連斯基流亡的命運或難以避免,親俄政權上台只是時間問題。

美國總統拜登發表聲明,「為烏克蘭人民祈禱」,同時允諾與七國集團首腦舉行視頻會晤,討論下一步採取強有力的回應措施。但制裁向來是把雙刃劍,出手重了,也會傷着自己。尤其是考慮禁止俄羅斯使用SWIFT結算系統,這是一枚金融核彈,西方國家也得掂量掂量。更何況普京也放出狠話,稱俄羅斯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核武器,不要低估其採取一切必要行動的意志和決心。這不由得讓人想起冷戰時代的「核恐怖平衡」。

俄烏戰爭的爆發,西方反思的東西還有許多。二戰以後建立的國際體制與秩序是通過兩次世界大戰的鮮血換來的,輕易不要摧毀;美國的霸權不可太過任性,在事關國家安全和主權的問題上,各國都有自己的紅線,不要輕易踩踏,否則兔子急了也會咬人,而且咬得會很重。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