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活化古蹟遊系列③/錦田鄧氏圍村探古尋幽

  圖:二帝書院(水頭村)

錦田是香港新界歷史最悠久的地區,區內建有「五大圍」,以及水頭村、水尾村、祠堂村等村落,還集中了二帝書院、廣瑜鄧公祠、便母橋、周王二公書院、清樂鄧公祠、錦田樹屋等多個古蹟,每個景點相距僅數分鐘步行路程,自然串連成一道文物徑,是探古尋幽、一窺新界宗族生活堂奧的好去處。\大公報記者 謝敏嫻(文、圖)

新界的氏族中,較為人熟悉的有五大族:鄧、侯、彭、廖、文,而鄧族是其中最早到來的一族。據《鄧氏族譜》記載,北宋開寶六年(973年),江西吉水人、承務郎鄧漢黻宦遊至廣東,「樂粵俗之淳」,卜居於岑田(今錦田),成為鄧族入粵始祖。

北宋熙寧二年(1069年),曾任廣東陽春縣令的鄧漢黻曾孫鄧符協,在卸任之後遊覽至錦田一帶,因感其風景秀麗,遂遷居岑田圭角山(今錦田桂角山)下定居,並創辦力瀛書齋,是香港已知最早的書院。

鄧族族人向來十分重視文教,因而創辦了不少學舍。道光年間(1821至1850年),來自錦田16位士紳在水頭村興建二帝書院,以供奉文武二帝及作研習學術的書室。鄧族希望藉着文武二帝的保佑,以提高子弟的科舉成就。書院前院以白石鋪砌,稱為「白石巷」,入讀的學子,故被稱為「白石巷弟子」。後來不少學者亦曾在此講學。

重視族人教育

二帝書院是一所兩進式建築,呈長方形,以青磚及夯土建成,外有圍牆,圍牆兩端均設入口。前室供奉財帛星君,文星帝君、關聖帝君和文魁踢斗,中央隔一天井,後室為書齋。建築設計簡單而實用,屋脊、山牆及牆頭均主要飾以花草小鳥圖案的灰塑,而窗櫺則有不同紋飾的通風瓦,有古錢花案,也有不規則的幾何圖案。書齋內仍保留着舊時學生用的書桌,步入其中可想像當時學生的上課情況。

尋訪古蹟,對聯匾額是少不了的詩意所在。書院內有草書寫成的對聯,「上座得南薰,五六月無暑氣;下堂皆北面,二三更有書聲」,另一聯「品竹評花,得意時何思何慮,烹經煮史,解悟處無古無今」,筆飛墨舞的草書正是錦田的武舉人鄧英元所寫。

20世紀初推行現代教育,二帝書院演化成一所小學,約有學生30人。書院在「二戰」期間已不再作學校,戰後則一直棄置。荒廢多年,殘破不堪,部分天面、前院圍牆及主牆經已倒塌,牆上灰塑更是模糊不清。直至1992年被列為法定古蹟,在鄧二帝會成員的支持下,同年11月進行緊急維修,1994年底修復後的書院恢復昔日光彩,並開放供市民參觀。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