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市人離不開使用電子產品,若長時間專注屏幕少眨眼,致淚水蒸發無法為眼球提供足夠的濕潤,雙眼出現乾澀、紅、癢、刺痛等,你就有可能患上乾眼症。
我們的眼淚由三層組成:油層、水層和黏液層。若瞼板腺出現功能障礙,常見的是慢性炎症,導致油性腺被堵塞,它們產生的油變稠並質量下降,導致淚水蒸發。這是最常見的眼部疾病之一,佔所有乾眼症的70%。
乾眼症是個多成因的疾病,只要你的淚液無法提供眼球足夠的濕潤,就可能造成乾眼症。常見的情況包括──
(1)淚液分泌不足
原因:眼部老化、免疫疾病、眼部雷射手術、淚腺發炎或暴露在輻射後造成損傷、藥物影響和維生素A缺乏。
(2)淚液過度蒸發
原因:外部環境惡劣,太少眨眼和眼瞼問題。
(3)淚液組成不平衡
原因:負責產生黏液或者分泌油脂的細胞若果發生問題,光有水分也沒辦法維持眼球的濕潤。
冬天情況加劇
乾眼症的典型症狀包括:眼睛乾澀、紅、癢、刺痛;眼睛對強光敏感,容易疲勞;眼睛有異物感;眼睛分泌物增加(俗稱眼屎、眼膠);眼皮沉重、視線模糊;眼睛乾澀後,湧出過量淚水。
而冬天會加劇眼乾的情況,原因其實不明,但估計與天氣季節有關。第一因為夏天的濕度較高,但冬天濕度就會減低,可能是70%甚至更低,令眼乾情況加劇。第二個原因是我們在室內使用暖氣設施,令空氣更加乾燥,眼乾情況更加嚴重。
除了天氣季節,都市人使用手機電腦情況多了,用眼的習慣改變,亦令眼乾情況更趨嚴重。長期使用電子設備,我們眨眼的次數也會相對地減少。眼睛長期暴露在空氣外卻不眨眼,容易令眼水蒸發,令眼乾情況加劇。調查顯示,我們每日平均使用電腦三小時以上,九成人也會有眼乾情況出現。冬天眼乾求診情況真的有上升,據統計是比其他時間多了二至三成。
另外,長期佩戴隱形眼鏡,以及長期精神上承受壓力,會引致淚液品質下降;長期服用特定藥物,如:降血壓藥、抗組織胺藥、口服避孕藥、抗憂鬱症藥、抗精神病藥等等,都會造成淚液分泌不足,引發乾眼症。
避免傷害角膜
乾眼症的治療目標首重「緩解乾眼症狀」,以及「避免進一步傷害角膜」。最初步的方式,就是增加眼球的保濕程度,包括使用人工淚液、眼藥膏或凝膠,熱敷或按摩眼部以增加淚腺分泌。
近年來,強脈衝光(IPL)療程證明可有效改善瞼板腺阻塞,具有消炎功能及療程時間快速,過程舒適無痛,利用脈衝光發放的能量加強眼瞼血液循環,改善不正常血管,針對性地調節油脂分泌,從而達到最佳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