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新聞背後/只有「黃絲」有權聽審? 外媒「帶節奏」圖向法庭施壓\卓銘

「初選案」昨日正式開審,47名被告前年7月組織參加所謂的「35+初選」,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其中16人否認控罪,其餘31人則選擇認罪,當中還有4人被作為「從犯證人」,為控方作證。

「初選案」不論從各種意義上,都受到社會各界的深切關注。然而近日部分傳媒包括外媒,報道的重點卻不是聚焦於案情或法律上的討論,而是集中在庭外的排隊市民,以至聲稱有人「收錢排隊」、目的是阻止市民旁聽云云。

顯而易見,一些外國媒體是意圖借機「帶節奏」。事實上,與2019年區議會選舉時一些人重複排隊,直接造成選舉不公相比,外媒當時為何對此一聲不吭?而過去但凡涉及反中亂港分子的案件,大批「送車師」、「聽審師」霸佔法庭公眾席,甚至公然叫囂,為何這些外國媒體聽不見、如今卻來大作文章?

圖塑造「政治犯」形象

或許最直接的原因,便是一些外國勢力意圖借機向法庭施壓。誠然,到法院旁聽是公眾的權利。但自從香港國安法實施後,某些國家的領事在涉國安案件的審訊中可謂「無處不在」,再回想起黎智英案,美英政客不問是非,公然干預特區司法要求政府「放人」,加上旁聽領事們所謂「出席代表着國際社會對有關案件的關注」的說法,難免讓人隱隱覺得有向法庭施壓之感。

另一個可能的原因,便是意圖將被告塑造成「受害者」的形象。由於避免影響到司法程序,確保案件能在公平公正的環境下審訊,因此傳媒通常報道法庭新聞,一般會着重記述可供披露的案情,或從法學理論上解釋相關控罪的意思和原理。所以對於一些以立場為先的媒體而言,法庭新聞本身其實在相當程度上限制了他們的「發揮空間」,如是者,他們的目光就有可能會轉移到「庭外」的東西。

渲染放大排隊市民一事,間接就可以在公眾腦海中形成當局打壓涉案被告的印象。如此不管被告在法律層面上究竟是有罪還是無罪,都可以令公眾產生被告是「被害者」以至「政治犯」的想法,甚至能在社會上形成輿論,限制國安法的準確實施。同時也能轉移焦點,將原本為何有罪、為何無罪的重心,轉變成單純的政治打壓的有無,降低了法庭和國安法的威信。

此外,一些媒體的評論還聲稱,排隊者中有「粵港澳人士」、「不知是否跟通關復常有關」云云,這種言論的用心倒是相當明顯了。就跟以往反中亂港勢力利用北區水貨客問題煽動民心一樣,這次某些人也同樣欲利用此事,離間香港與內地居民的關係,煽動兩地之間的矛盾。

本港昨日與內地全面恢復通關,本應是全社會所有人熱切歡迎的大喜事,但部分在暗地裏蠢蠢欲動的亂港或「港獨」勢力,自然不欲疫情期間香港的「孤島」狀態被解除,於是乎就借一切可能的藉口來攻擊通關,意圖讓市民對通關產生不良觀感,最後達到與當年水貨客問題一樣的效果。

最後再補充一點,市民旁聽法庭審訊的合法權利固然不應被任何人妨礙,有鑑於今次的情況,司法機構可能需要考慮改變派籌的方式,或加開法庭延伸區域供市民觀看現場直播。

但需要強調的是,香港司法獨立之所以受到保障,最大原因還是基於基本法,而非外國領事或媒體的所謂「監察」。遑論香港在法治指數上的排名,也要比一些參與旁觀的領事的國家高,若然有些人想教香港法庭如何審案,恐怕自視過高。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