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那些你不知道的歷史/「薪水」的演變

  圖:在古代中國,工資除了發錢之外,亦可以糧食、食鹽或布匹等實物代替。\網上圖片

勞有所獲是每一個勞動者的希望,領工資是能讓所有打工仔都為之一振的時候。工資是指固定工作關係裏,僱主或者法定用人單位以法律規定、行業標準、根據與員工之間的約定,以貨幣形式對員工的勞動所支付的報酬。

「祿」 「俸」 「錢」皆是人工

按勞動獲取一定報酬的工資制度並非現代獨有,而在很早的時候「工資」並不叫做「工資」,先秦時期就有此制度的雛形,當時所發的並非金錢,而是物資(糧食、布帛),主要是糧食,彼時稱之為「祿」。「無功不受祿」指沒有功勞,不接受俸祿。

據古籍《周禮·天官·大宰》記載,「四曰祿位,以馭其士。」翻譯過來是:第四是祿位制度,用來監督鼓勵學士。「祿」在那個時代,就是「工資」的同義詞。

到了漢代,勞動者獲取報酬的形式依舊是糧食,「祿」被改為「俸」,按月發的被稱之為「月俸」。東漢時期,俸改為「半古半錢」,「月俸」改為「月錢」(又稱為「月給」、「月薪」),並有詳細的規定執行發放月錢。

東晉時代,山水田園派詩人陶淵明送給經濟不夠寬裕的兒子一個僕人,並告訴其子:「汝旦夕之費,自給為難,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勞。」意思是兒子難以維持自己每日生活開支費用,現在派一個僕人來幫助你打柴汲水。同時陶淵明也告訴兒子:僕人也是別人家的兒子,要好好待他。此事被記載在《南史·陶潛傳》中。之後,「打柴汲水」,「柴」和「水」都是日常必需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這兩樣物品漸漸被「薪水」一詞所替代。

古代「出糧」 真的給糧食

魏晉六朝時,「薪水」不僅僅指「砍柴汲水」,也有日常生活開支費用之意。《魏書·盧昶偉》中記載:「如薪水少急,即可量計。」

明代,官員俸祿又稱「月費」,意為每月幫助官員解決日常包括柴米油鹽之類開銷的費用。明代中期,實物工資漸漸變少,越來越多的勞動報酬是用銀子來支付的,因此,那時候的工資也叫「柴薪銀」。

不知何時起,「薪水」一詞開始流行起來。至清朝時,「薪水」就等同於工資了。其中晚晴小說《文明小品》中,「薪水」一詞被屢次提及,比如「請了一位監督,每月四十銀子薪水」。此後,「薪水」漸漸被大眾所熟悉、傳播且流行起來,流傳至今。

在粵語地區,發薪日也叫做「出糧日」,工資也叫做「出糧」。那麼為什麼會叫「出糧」呢?原來是因為舊中國通貨膨脹厲害,貨幣貶值,價值飄忽不定,不同時日領到的數目相同的工資購買力卻不盡相同。於是老闆和勞動者之間就約定到了發工資時日,領取固定數額的大米或者糧食,「出糧」因此得來。

現代人都稱之為「工資」,據說是因為西方的薪酬體系那時候大部分都是工人階級,故有此名。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校長 何漢權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