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聚焦兩會/中國式現代化為香港帶來重大機遇\葉建明

政府工作報告以中共二十大精神為指導,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目標,為今年及今後一段時期的發展提出務實目標,提振了人們重振經濟的信心,對香港發展也必將帶來強勁的推動力。

二十大報告提出,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並謀劃出中國式現代化分兩步走的戰略安排: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遠多於10億──這個當前全世界已經實現現代化的國家和地區人口總數。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也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更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香港作為國家中一員,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既要緊跟國家發展大目標,成為這段波瀾壯闊歷史中的貢獻者,也要踩準國家走向的每一個步點,真正做到既是參與者,也是受益者,充分利用國家發展戰略帶來的重大機遇,建設一個新香港。

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看,香港有幾大機遇不可錯過。

港人在內地創業更有信心

首先是國家高質量發展帶來的機遇。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新發展理念,其中多次提到「高質量發展」。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本質要求的重要內容,包括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要求把發展質量擺在更突出的位置,做到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的統一。香港雖然是一個發達經濟體,但經濟多年轉型不成功,並由此累積了大量經濟民生問題難以解決。要解決這些痼疾,正是需要以新發展理念,實現質的有效提升。而當務之急就是要實現創新,不僅是本地的創新,更要融入大灣區,參與國家的創新發展。香港在這方面空間無限,自身優勢也能得到充分施展。

民營經濟的發展環境對香港企業影響顯而易見。日前,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別委員時強調,黨中央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三個沒有變」,始終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要引導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正確理解黨中央方針政策,增強信心、輕裝上陣、大膽發展,實現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這是民營經濟再度整裝出發的重要信號。

過去幾年來,民營經濟遭受很大困難,民營企業如何走下去的問題困擾着不少民營企業家。但民營經濟是中國式現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習近平主席的講話有如春天的及時雨,一錘定音,有助於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推動民營經濟健康、高質量發展,也有助於民營企業消除顧慮,增添對投資創業的信心。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大量的港資企業在內地發展。隨着國家努力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切實落實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的政策措施,必然會為香港在內地的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香港企業家在內地投資創業更有信心,更能夠順暢地參與國際國內大循環,為國家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

擴大內需帶來新消費格局

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這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大亮點。政府工作報告在提出今年工作八大重點中,第一點便是着力擴大國內需求,並提出「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大宗消費,推動生活服務消費恢復」的要求,相信接下來還會陸續有針對性的具體政策措施出台。

大國經濟具有以內需為主導的顯著特徵。隨着全球經濟步入衰退的風險累積,中國通過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以自身的穩定發展有效應對外部風險挑戰,是必然之舉。而在經歷三年疫情後,着力擴大內需更是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的當務之急。

今天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是一個總人口14億多,中產人口數量全球第一的巨大市場。正是這個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對全世界充滿了吸引力。對香港來說,更是身邊的機遇。需要進一步關注的是,內地擴大內需戰略,促進消費會有新的發展思路、新的消費方式、途徑和新的消費格局。為此,香港需要做好準備,擁抱這個新的大市場帶來的機遇與欣喜。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