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議論風生/融入國家創新網絡 為強國建設做更大貢獻\葉建明

特區政府與國家科技部日前在北京簽署了《內地與香港關於加快建設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安排》(以下簡稱「安排」)。這是香港主動融入國家創新體系,以獨特地位和優勢,投身國家現代化建設的主動作為,同時也是國家對香港關心的具體體現,是希望香港助力國家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充分發揮獨特地位與優勢,更有作為的體現。

在日前閉幕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在談到「一國兩制」實踐和祖國統一大業時,習主席特別強調,「推進強國建設,離不開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作為中央對於香港地位和作用的最新表述,習主席講話體現了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整體戰略規劃中,中央對港澳工作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和期待。此時此刻,特區政府與國家科技部簽署的「安排」,正是對習近平主席「推進強國建設,離不開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講話的註腳和呼應。

完善兩地合作保障機制

國家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在簽署儀式上表示,香港作為全球創新網絡的關鍵樞紐,國家科技部未來會支持香港更好融入國家創新體系;支持香港科研人員承擔更多國家重大科研項目,深度參與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參與實施「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支持香港發揮超級聯絡人作用,搭建國際高端科技交流平台,積極匯聚海內外優秀科技人才。

「安排」包括六大合作重點:一是深化科研合作,提升香港創新科技能力;二是推動創新資源共享,深度融入國家創新網絡;三是助力科研成果轉化,培育壯大香港與內地高新科技企業;四是促進人員交流,開拓香港青年在創科領域的發展空間;五是發揮香港國際化優勢,加速構建香港成為國際科研之都;六是強化統籌協調,完善兩地合作保障機制。

從安排的重點中我們可以看到三個層次的含義:一是深化雙方合作,推動香港深度融入國家創新網絡;二是發揮香港優勢,加速構建國際科研之都;三是實現路徑,通過強化統籌協調,完善兩地合作保障機制。

此次行政長官李家超拜訪科技部,並與科技部簽署「安排」,正值國務院機構改革,而其中重頭戲便是科技部重組。科技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居於核心地位。

科技部重組意味着科技的重要性再度大幅提升,在科技規劃、布局等方面,完善新型舉國體制和科技創新頂層設計等方面,進一步理順科技領導和管理體制,更好統籌科技力量在關鍵核心技術上攻堅克難,解決「卡脖子」問題,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特區與重組後的科技部合作,接受科技部指導,必將結出更加絢爛的創新科技之花。

香港科研實力佳,是獨特地位與優勢的一部分。作為面積僅有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地區,香港擁有5所居於世界100強的知名大學,有1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6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733.3萬的總人口中,有3.6萬名研發人員,也就是說,每204人中就有一人是研發人員。其中,有超過300名香港專家進入了國家科技專家庫、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庫等,光是中國兩院院士就有約40人。

香港每年也有大量科研成果問世,刊載在國際知名權威期刊上。香港一些科學家,還參與了國家航空航天等國之大者項目。

轉化科研成果實現經濟轉型

但遺憾的是,過去多年來,香港的優勢沒有完全凸顯出來,科研成果轉化落後,遲遲沒能實現經濟的高質量轉型,對國家科技進步的貢獻也與其實力不匹配。國家着急,香港着急,香港科研人着急。

隨着2018年習近平主席對在港兩院院士來信作出重要指示,香港與內地科技合作提速,創新科技開始進入快車道。2021年國家「十四五」規劃將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列入香港八個重點領域的發展中心之一。去年底,特區政府發布了《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對未來5至10年的創科發展制定戰略規劃和發展路徑。這一切充分表明中央的戰略思考和對未來發展的整體布局,也表明特區政府發展創科的信心和決心,以及香港為國家科技事業貢獻智慧力量的自覺擔當。

相信在國家科技部的直接支持下,香港在融入國家創新網絡,加速構建國際科研之都方面,必將出現新的質的飛躍。這其中,不僅特區政府、創科人才需要歷史擔當,手握充裕資金的金融家、企業家也需要在這歷史大潮中,更有眼界,更有作為。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