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自由談/殊途同歸\李憶莙

時至今日,不知還有多少人知道夏士蓮?它是一種潤膚霜,又名雪花膏(果真白得像雪般純淨,輕盈得如紛飛的雪花)。我很早就「認識」它了,因為母親的緣故。母親是個講究儀容的人,自我有記憶以來,她總把自己打理得乾乾淨淨。這「打理」不是化妝打扮的意思,而是一種整潔的表現。整潔是讓自己感覺清爽,也讓人看了舒服。母親常說她不能忍受滿臉油光,不僅自己難受,也覺得失禮。有鑒於此,雪花膏這種有控油和保濕作用潤膚品便成了她的最愛。

講到夏士蓮,忽然想起以前母親的梳妝台上還有一瓶「雙妹嚜」護髮油。那瓶子瘦瘦長長的,瓶身上繪有兩個並肩而立的女子。嚜該是英文(mark)的譯音吧。那雙妹,一個穿紅,一個着綠。

說的雖然是我母親,其實用意是把那年代民間尋常女子的底子揚起來。我一直有這樣的想法,生活再貧瘠,人總該有生之愛悅,必定有些事情是自己所堅持的,並且合情合理。而我母親的乾淨整潔,是她自己所要看到的吧,所以她很用心。因此我從沒見過她的頭髮有哪一天是乾枯或毛躁的,總是梳得又順又滑,還有種淡淡的香氣,很好聞。那是雙妹嚜護髮油的花香。後來我還聽說了,雙妹嚜除了生產護髮油,還有其他多種產品,包括花露水、雪花膏、爽身粉等。可是我母親都沒用那些其他的產品,她只用夏士蓮雪花膏和雙妹嚜護髮油。

也是聽說的,雙妹嚜是民國時期的化妝品品牌,最先在香港創立,是香港第一家有規模生產化妝品企業。產品不僅迅速在上海走紅,還在全國各地設有分銷處,成為化妝品業界的翹楚。並且乘勝追擊遠渡重洋到南洋,甫一亮相,即廣受歡迎,成為一時無兩備受追捧的時尚化妝品。而南洋女子也無不知雙妹嚜的。當時,雙妹嚜夏士蓮可謂風騷各領,但氣質不同。

那天無意間讀到一篇有關於夏士蓮的短文。夏士蓮是英國品牌,而研發者卻是兩位從事醫藥研究的美國人,他們在倫敦創立公司。生產以Hazeline Snow命名的潤膚膏。而雪花膏的由來,即源於Snow這個字。一八八○年夏士蓮雪花膏正式推出市場,旋即成為英國上流社會名媛們的新寵,風頭一時無兩。而雪花膏的名稱由來,得歸功於張元濟。

一九一六年,夏士蓮進軍上海,委託一家英國人經營的藥行為代理商。當時的上海租界十里洋場,舶來品受歡迎自不在話下,但也得讓人認識啊。要人認識首先就得把Hazeline Snow翻譯成中文,讓它有個中文名字,進軍的第一步才算完成。英國藥行老闆聽聞商務印書館編譯所所長兼董事長張元濟,不但翰林院出身,並且學貫中西,便去請他幫忙翻譯。張元濟把Hazeline翻譯成夏士蓮,順帶也將不油不膩,滋潤補水,猶如雪花般的Hazeline Snow翻譯成雪花膏。

現在想來,那時文人的磅礴文采,該是時代交織出來的吧。不由想起以前荷里活電影的中文譯名,翻譯得多好啊。那手漂亮的譯筆,那西情裏的東韻,得要有多深厚的國學根基才能出得了手。

而如今世代飄忽,許多事物都是看不真切的。比如夏士蓮和雙妹嚜,說是相近的吧,也不盡然,但共同點是價廉物美。無奈現時的消費心理多少帶點炫耀性──不買對的,只買貴的。所以雙妹嚜也好,夏士蓮也罷,就更顯得殊途同歸。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