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市場關注/會財局:上市企以收費選核數師 漠視風險

會財局昨日發布的研究發現,許多上市公司在甄選核數師時會優先考慮審計費用水平,而非其他因素,這個現象在香港的審計費用趨勢上甚為明顯。會財局行政總裁馬力(圓圖)稱,審計費用水平除了反映上市公司基礎業務的複雜性和固有風險,亦代表核數師自身的質素和聲譽,希望喚醒市場關注這些因素之間的密切聯繫。

調查發現,審計團隊經常面對調低審計費用和發表「無保留意見」的壓力。近半類別A和類別C會計師事務所定期面對一些費用壓力,而只有16%的類別B會計師事務所面對費用壓力。所有類別的會計師事務所均面對發表「無保留意見」的壓力,當中更有一半類別A會計師事務所面對這種壓力。

此外,更換核數師與減少審計費用之間存在強烈關聯。2020年和21年,更換核數師的上市公司數目持續增加。2020年和21年更換核數師的249家和285家上市公司中,分別有80.7%和69.5%的公司下調了審計費用。

2021年香港上市公司審計費用總額為131億元,自2010年起的複合年增長率為6%。而單一審計項目的審計費用平均和中位數分別為540萬元和210萬元。計及通脹調整,平均費用和中位數費用自2010年以來分別下降20%和10%。儘管審計費用水平通常反映基礎業務的複雜程度,但香港平均審計費用的增長速度顯著落後於上市公司業務的增長。2010年至2021年間,香港上市公司平均總資產增長91%,平均收入增長67%,但平均審計費用僅增長9%。

會財局政策、註冊及監督部主管梁家恩稱,核數師的任命與審計費用的釐定緊密關連,這增加了制定政策回應時的複雜性。例如,審計委員會會將審計費用減免列為優先考慮因素,而沒有充分意識到事情出錯時對審計質素的潛在負面影響,及隨之而來的聲譽損害。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