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善冶若水/倡建香港中樂音樂廳\胡恩威

香港中樂團是香港在國際文化領域上其中一個最具影響力的樂團,也是說好香港故事、說好中國故事的一個世界級中樂團。它本身以西方管弦樂團的形式,結合中國樂器,在全世界是獨具一格。

很多國際大型樂團設有專屬的音樂廳,例如柏林愛樂廳,就是為柏林愛樂樂團度身而設的音樂廳。相信曾到過柏林欣賞柏林愛樂樂團演奏的人,都會被那個空間和音色所感染。那種視聽享受並非在耳機或在音響系統裏能得到的,因為柏林愛樂廳非常特別,建築師在設計時經過非常細緻的研究和分析。內部座位寬敞,無論票價高低,不同位置都能聽到最佳的音色,這是建築設計師的功力。其他設施包括票房、衣帽間、練習室、辦公室、樂手休息室、樂器儲藏室、唱片錄音室、圖書館等,完善的配置讓柏林愛樂廳名列世界百大廳院之一。

在筆者看來,目前香港沒有一個真正國際級的音樂廳。香港文化中心的音樂廳,席位數量太多,座位太窄,只有部分貴票價位置的音響質素可以接受,其他位置基本上有不同的問題。觀賞體驗,以及前台、舞台到後台的設施如今顯得不太理想,追不上國際的潮流和水準。

西九文化區目前籌劃興建一個音樂廳,筆者建議這座音樂廳應該為香港中樂團度身打造,讓它成為中樂團駐場的音樂廳。

那麼中樂和西樂最大的分別是什麼?主要在音頻上,中國樂器可以奏出很低頻,甚至很高頻。中頻例如鑼鼓,敲擊也有,中樂音域廣闊。所以中樂的演奏空間要大、要高、要闊。若大家到日本欣賞能劇、歌舞伎劇場,或者日本傳統音樂如三味線、太鼓等,會發現其演奏空間的樓頂特別高,是因為如此空間可以讓這些音頻直接發放出去。

西方音樂則着重反彈式的音響,透過空間牆壁對聲音的吸收和反彈,營造音色。中國及其他亞洲樂器很多時候是滲透式的,例如古箏,要品味它的音色,是在空間裏面直接感受,而不是透過空間的反彈而來。

若興建一座香港中樂團專屬的音樂廳,它將會是全世界唯一的中樂音樂廳。有了這樣一座中樂音樂廳,筆者認為將有助中樂更好地承傳,同時中樂團也可變成一個重要的中國音樂中心。音樂廳內可以舉行各種大小型音樂會,進行中國音樂研究。香港中樂團過去做了很多中國樂器的研發和改良,這些經驗也可衍生出一個中樂研發中心。香港要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中樂團正是其中一個著名品牌。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