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網賭輸50萬 債仔被中介騙財破產

  圖:賭博輔導平台i-Change發布調查,指四成受訪大專生在過去三個月曾賭博,機構呼籲政府加強網上賭博教育,協助建立健康的理財觀。

疫下網上賭博欠款,有人為翻身借網上貸款,隨時墮中介債務重組陷阱。有機構昨日發布調查結果顯示,四成受訪大專生過去三個月曾經賭博,當中八成人相信有方法贏取金錢。有年輕人網上賭博欠款20萬元,希望博一博翻本,在網上借貸30萬元後卻無力償還,尋求債務重組又被中介騙去2.4萬元。

有會計師表示,有中介引導市民向二線貸款公司借錢,或暗藏利息及手續費等條款問題,導致欠款倍增。負責調查的機構表示,賭博輔導平台接獲的求助個案中,半數人年齡低於30歲,促請政府加強網上賭博教育,協助建立健康的理財觀,並加強規管打擊非法借貸中介。\大公報記者 黃珏強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i-Change賭博輔導平台於四月進行調查,成功訪問601名大專學生,年齡介乎19至25歲。41%受訪者在過去三月曾參與傳統賭博活動,涉及六合彩、賽馬及賭波,當中近五成參與網上賭博。

「社交平台好多賭網宣傳,當時我覺得容易上手及贏錢,初期有贏錢,但最後輸掉逾20萬元。」31歲的John於兩年前即新冠疫情期間,參與境外賭博網站玩「賭大細」,輸錢後在網上借貸,希望可以贏回輸掉的錢,但結果欠債逾30萬元,尋求債務重組卻墮中介陷阱。

輔導平台助逐步戒賭

「當時我不夠錢,他們推薦我去其他地方借錢交手續費。當時債務逼到面前,好緊張及彷徨,無細看就簽署合約。」John其後解除合約,中介要求額外賠償2.4萬元違約費。他在輔導平台協助下,申請破產並逐步戒除賭癮。

會計師陳秉航稱,接獲的中介陷阱個案逐年遞增,目前平均佔整體個案近兩成,涉及網上賭博及電子貨幣投資等。有個案被中介引導向二線財務公司借款20餘萬還款,惟無注意利息及手續費等合約條款。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天朗中心服務顧問李紹麒稱,調查發現參與網上賭博的人更注重尋求刺激,更會設法贏回失去的錢。而網上賭博宣傳增多,疫情期間社交活動受限,或有大專學生為解悶參與網上賭博。

機構倡加強賭博教育

信義會表示,輔導平台三年已支援約260宗求助個案,其中近七成曾參與網賭,過半數求助者年齡30歲以下,情況令人擔憂,促請政府加強中學及大專學生網上賭博教育,協助建立健康的理財觀,制定公眾教育政策,讓公眾從基礎上明白賭博是隨機因素主導,並加強規管打擊非法借貸中介。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