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返港法律尖子:「還是香港好!」

  圖: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優勢顯著,吸引大量人才來港發展。

香港魅力何在?

20歲的甘皓文是高材生,他在英國名校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法律系畢業後,遇上人生交叉點:應該留在英國?還是返回香港發展?

最後他決定返回香港,「英國在脫歐後,經濟不景,畢業生難找工作和實習。」他滿懷壯志,看好香港的法律中心地位和優勢,希望在香港及大灣區內地城市尋找機會,累積經驗,鎖定目標考取香港和內地的執業資格,發揮所長。

2007年馬來西亞華人Dixon來港創業,並落地生根、組織家庭。他開心地對大公報記者說:「香港是一個充滿機遇和活力的地方,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讓我看到未來只會更美好。」

一個曾在海外留學,一個從外地來港,每個故事的主角都有共同感受:「還是香港最好!」\大公報記者 吳俊宏、義昊

法律尖子:英國經濟差 大灣區發展機會多

「今後何去何從?」年方20歲的「尖子」甘皓文剛於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法律系畢業,他經過深思熟慮,最後決定回港發展,目標是成為一名香港執業律師。

異鄉生活 沒想像中容易適應

2020年,甘皓文負笈倫敦,追尋夢想,當時的他才不過17歲。出發前,皓文對彼邦的生活充滿嚮往,然而現實卻與理想大相徑庭。「對於在香港長大的人來說,倫敦的生活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適應。」香港和倫敦同是國際大都會,但皓文告訴大公報記者,在倫敦留學數年,深深體會兩個城市的生活區別很大。

先說治安,倫敦入夜後經常有搶劫事件,賊人持刀犯案並不罕見,「有同學曾經被偷手機,甚至被搶羽絨服。」

「因為你是中國人面孔,他們會覺得你有錢。」皓文說。皓文曾在東倫敦居住,當區品流比較複雜,罪案率又高,每次晚上出門,他都擔心人身安全。「見到你是亞洲學生或亞洲人,他們(當地人)很可能針對你。」

留學的日子,正值新冠疫情高峰期,但英國早已躺平不戰疫,任由病毒肆虐。「我曾在英國中新冠三次」,皓文說,每次求醫都要一番折騰時,他就想起香港看醫生十分便捷、高效。

英國失業率高企 工作機會更少

皓文年紀輕輕,適應力不錯,但英國畢竟是異地,所以還是有很多不習慣。「文化和食物都與香港很不同,例如我們習慣吃的中餐,倫敦的選擇少而且貴;去唱K,也難找到粵語或普通話的歌。再講出行,倫敦的地鐵已有百年歷史,雖然貫通市內不少地方,但很多地鐵站連電梯都沒有,不能與香港相比。

「畢業後,留下?還是回港?」皓文遇上了人生交叉點。他再三考慮後,最終選擇回香港發展。他說,英國脫歐後,面對種種經濟問題,通脹又不斷惡化,失業率大升,畢業生找工作和實習的機會更少。「英國稅制複雜,稅率比較高,單是入息稅都高達40%。相比之下,香港稅制簡單,稅率又低,我覺得比較適合返回香港發展。」據他所知,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修讀法律的香港畢業生,一半以上都選擇回港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的法治一體化建設,以及「十四五」規劃將香港定位為「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都是吸引皓文回港發展的主要考慮。目前皓文正攻讀城大法學專業證書,展望未來,他希望能在香港及大灣區內地城市找到實習機會,累積經驗,不僅為了執業資格,更為了擴闊眼界和見識,「這麼龐大的市場,肯定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