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人生在線/溫熱年夜飯\魯力

  圖:吃年夜飯是闔家團聚、辭舊迎新的傳統。

春節是一家團圓的日子。小時候,最快樂的事,是吃母親做的年夜飯。換新春聯,拜神祈福敬祖宗,家家都忙忙乎乎,紅紅火火。從小年開始,院子裏會放了台石磨,各家會輪流排隊磨米漿蒸年糕。我們家會蒸紅、白與芋頭三種年糕。以前的年糕用柴灶炊,放上幾個蒸籠,下面架上木條燒火,至少要蒸上三個小時。放上紅棗、花生的年糕,剛蒸好,我經常去偷吃,用鐵匙勺上一片剛出鍋的年糕,熱騰騰、香噴噴的,嚼在嘴裏軟糯香甜,美味極了。

過年前兩天,我會跟着母親去菜市場買年貨。從臘八起,街上就多了許多賣年貨的攤子──賣春聯的、賣鞭炮的、賣年糕的、賣水仙花的、賣土雞鴨的,還有賣年糖年餅的,街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的。春節母親一定會去買上幾包年糖年餅。裏面有牛奶糖、水果糖、爆米花、芝麻球、桃酥、酸棗糕、金錢餅,還有俗稱「紅紙包」的花生酥糖。我最愛吃「紅紙包」,常常要母親專門挑「紅紙包」買上一斤,讓我們兄弟倆吃個痛快。

每年過年,母親一定會買隻雞回來,年初一剛起床,家裏一人一碗太平麵,那是雞湯線麵,上面放着兩顆煮好的雞蛋,寓意新一年平平安安。院子裏,每家都在忙着殺雞、宰鴨、切豬肉、洗菜。母親請人殺好雞,在熱水裏褪去雞毛後,嵌在雞肉裏的毛根要用夾子拔出來,我的任務就是拔雞毛。小時候貪玩,經常隨便地拔了一陣就說好了,跑出去與小夥伴放鞭炮。母親就會戴上眼鏡,坐在那裏,把拔不乾淨的雞肉再細細清理一遍。

福州的年夜飯有幾道是傳統菜,例如雞湯、燒黃瓜魚、荔枝肉、太平燕、糟鰻魚,還有一鍋是雜燴湯。雜燴湯就是民間的「佛跳牆」,有排骨、目魚、炸豬皮、扁肉燕、蝦、海蠣、八爪魚、乾貝、香菇、腐竹等,加上粉絲和白菜,美味鮮熱。雜燴湯的用料可貴可平,可肉可素,豐儉由人,最受大家歡迎,就成了年夜飯的必備菜。

我們家的年夜飯主食有兩道,一道是春卷,另一道是炒米粉。春卷是由一張薄薄的麵皮,用豆芽菜、豆乾絲、香菇絲、白菜絲加上少許熟米粉絲,炒一下,端上來,包成一卷吃。春卷皮是要現做的,年三十的一早,我就到市場上去買春卷皮。那些賣春卷皮的師傅,會在路邊支個煤爐,放上一個平底鍋,鍋內不可放油,燒熱之後,用手提起麵團在平鍋底部旋轉一圈,然後提起麵團,待鍋中麵皮成熟,用手揭下。大家都耐心排隊等候師傅一張張地手製春卷皮,買到之後才能回家包春卷。

我很愛吃炒米粉,因此就成了家裏年夜飯的必備菜。母親很會炒米粉,她說是緣起一場失誤。她嫁來時,祖母對她說,福建人考媳婦的廚藝,是看她揚州炒飯的水平。炒飯的食材最為普通,是米飯、蛋、菜。揚州炒飯不僅考炒功,還要考炊功。炒飯所用乾飯的米種、溫度、顏色、口味,最為講究。所以,光是炒功好,還是炒不出正宗的揚州炒飯。母親很聰明,雖然炒不好飯,但改用米粉代替米飯。炒出的米粉軟硬適中,不會過於乾燥或過於濕潤,而是保持了一定的水分,咀嚼時感到柔軟香酥。豬肉的鹹香、蝦仁的鮮美、胡蘿蔔和綠豆芽的脆爽都為這道炒米粉增添了獨特的美味。

吃年夜飯時,母親總是用筷子夾這個菜,夾那塊肉塞進我的碗裏,「多吃點,多吃點。」然後,笑瞇瞇地看着我吃完。無論年夜飯裏的菜餚多寡,不管一年裏經歷了多少酸甜苦辣,每逢除夕夜一家人團團圓圓地圍在一起吃飯,歡聲笑語,熱氣騰騰。年底這一夜是準備通宵不眠的,一家人吃過年夜飯圍在客廳裏,啃着瓜子,吃着桔子,看着春節晚會。

傳統的年夜飯,回想起來,依然是那樣的甜蜜、樸實、醇厚,滿滿的人情味。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