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英倫漫話/莎翁之過\江恆

  圖:《理查三世》是莎士比亞的早期劇作。\圖片來源:Robbie Jack

年初以來,英國演藝界圍繞莎士比亞的戲劇《理查三世》掀起了一場論戰,焦點是究竟由誰來扮演理查三世這個大反派,身體健全者還是殘疾人士?

作為十五世紀金雀花王朝最後一位國王的理查三世,是一個極具爭議性的歷史人物。史書記載,一四八三年,在理查的哥哥愛德華四世駕崩之後,他曾短暫以保護主的身份替年僅十二歲的侄子攝政,不久便篡奪了王位並在西敏寺加冕。與此同時,他將兩個侄子關進倫敦塔囚禁至死,由此落得暴君的名聲。包括莎士比亞在內的後世文學家,都將理查三世描繪成身有殘疾、脊柱彎曲的邪惡陰謀家形象,其中《理查三世》被認為是莎翁筆下唯一主角有明顯殘疾的作品。比如在劇本第一幕開始時,最先登場的理查獨白道:「我既被卸除了一切勻稱的身段模樣,欺人的造物主又騙去了我的儀容,使得我殘缺不全,不等我生長成形,便把我拋進這喘息的人間,加上我如此跛跛躓躓,蠻叫人看不入眼,甚至路旁的狗兒見我停下,也要狂吠幾聲。」從措辭中不難看出莎翁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正如凱瑟琳·威廉斯在她的《不可修復的形式》一書中探討的那樣,莎翁的角色通常被解讀為將殘疾與邪惡聯繫在一起,他對理查三世的用意不言而喻。

正是由於理查三世的殘疾人設,考慮到更好地貼近原著,近年來,該角色在多部大型舞台劇中都選擇殘疾演員來扮演,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英國演員馬特·福瑞澤,他患有先天性畸形的海豹症,曾因出演《完全殺人劇場》《人無完人》等影片在演藝圈小有知名度。而有些劇團為追求與角色更加形似,索性直接選用患有脊柱側彎的殘疾演員來扮演理查三世,例如澳洲演員凱特·穆爾瓦尼,她因童年化療導致脊椎彎曲。但這樣做也帶來問題,當位於倫敦的莎士比亞環球劇場宣布,在今年夏季選用非殘障演員扮演理查三世時,立即招致包括殘疾演員在內的輿論批評,認為這種做法具有相當的「破壞性」。

他們批評的理由可歸納為兩方面:一是剝奪了殘疾演員的演出機會,畢竟為殘疾人士創作的角色非常有限,把理查三世這個角色交給一個非殘疾演員,就意味着殘疾人被排除在外,是保護該群體權益的倒退。二是降低了戲劇作品的震撼性,按殘疾演員福瑞澤的說法,身體健全的演員只能「扮殘」,反映不出殘疾人真實感受,而他在劇中的某個時刻,高舉自己傷殘的手臂,說出「這是敵人對我施展巫術的結果」的台詞時,給觀眾內心帶來的衝擊,是非殘疾演員無法替代的。

反對方則認為,所有藝術家都有權扮演任何角色,莎翁的經典是建立在反文字主義基礎上的,理查三世的角色不能只由殘疾演員扮演,更不能被某些特定殘疾人壟斷。英國殘障藝術家聯盟還發表了一封由一百八十多名藝術家和組織簽署的公開信,支持莎士比亞環球劇院的做法,認為理查三世不應成為一場惡意文化戰爭中的犧牲品。

事實上,在理查三世應由誰扮演的爭吵之外,他本人在歷史上也存在身份困惑。長期以來,包括歷史學家在內的人們一直在為他的聲譽而戰──他到底是什麼樣的國王:一個謀殺自己侄子的暴君,還是一個名聲被都鐸王朝抹黑的英明領袖?上世紀英國還成立理查三世之友會,致力於為他翻案。用暢銷歷史小說家菲利帕·格雷戈里的說法,歷史上都鐸王朝通過「玫瑰戰爭」取代了金雀花王朝,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如今仍在進行「玫瑰戰爭」。他的話不無道理,很多理查三世的支持者稱,莎翁一生受到都鐸王朝君主伊莉莎白一世的庇護,意味着他是百分百站在敵對立場上把理查三世描繪成「殘疾惡人」,像是戲劇中所說「駝背、手臂枯萎、跛行」,在現實中,根據二○一三年英國對理查三世遺骸的考古證實,他雖有嚴重脊椎側彎,但手臂並未萎縮,推翻了過去對其道德及外貌的傳統描述。

有關理查三世謀殺侄子的指控,也被學界打上了問號。據最新研究發現,經過對倫敦塔內發掘出的兩具小骷髏骨架的DNA測試,支持了他們生還的理論。作家菲利帕·蘭利在《塔裏的王子》一書和同名紀錄片中,引述一項全歐洲範圍的研究證明,兩位小王子曾逃往歐洲並為推翻理查三世做了不少準備。著名作家約瑟芬·鐵伊在歷史推理小說《時間的女兒》中,以一位資深刑警的視角,重新審視理查三世的肖像畫,推翻了流傳四百年之久的歷史定論。直覺告訴她,畫中的這個人不可能是人們口中罪大惡極的無道君王,反倒可能是不善與人交流,也不會輕信他人,並且會全心全意擔負起權力責任的煩惱者,大約也是位完美主義者,這與莎翁的描寫大相徑庭。也難怪作家艾爾·勞恩施巴赫在《回望理查》一書中感嘆,歷史是勝利者寫成的,身為手下敗將的理查三世落得如此名聲,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究竟如何看待真正的理查三世是什麼樣?作為一樁尚未了結的歷史公案,或許我們不必太過糾結戲劇舞台,畢竟每個人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哈姆雷特。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