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金融觀察/自主創新為新質生產力核心\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 鄧 宇

  圖:中國發展新質生產力,一是突破經濟增長瓶頸;二是通過生產力的質的躍升,來推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

新質生產力是一個全新概念,是新提法,也是新的理論範式,反映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成果。中國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以培育新動能實現經濟高質量增長,逐漸擺脫過去粗放、對外高依存度等模式,強調科技自立自強和自主創新。

全球主要國家的經濟崛起過程中,科技創新扮演了重要角色。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如火如荼展開,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新興科技興起,裝備製造、生物製藥等也加快向智能、綠色和數字轉變。客觀而言,中國經濟面臨潛在增速下降、全要素生產率下滑,以及外部技術封鎖等挑戰,迫切需要發展新質生產力。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實現長期的經濟增長高度依賴科技創新。近年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漸成體系,不斷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培育發展新動能。從國際經驗來看,科技產業發展離不開金融的長期支持,因而深化高質量科技金融服務推進新質生產力發展。中央金融工作會議要求做好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等五篇大文章,將科技金融置於首位,要求「優化金融供給」、「加大向科技創新、先進製造業等傾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首要的前提是創新。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統計的全球創新指數,2013至2023年中國的評分從44.7分增至55.3分,高於日本,但仍低於美國、德國、韓國,仍有很大發展空間。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將「新質生產力」列為首要工作,提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產業、財政及貨幣政策將同向發力,加大新質生產力相關的戰略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投融資布局,預計這些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期,培育增長新動能。

突破技術壟斷 實現彎道超車

一、深刻把握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寓意

(一)國際視角和歷史視角。不同時期國際機構和國內智庫分別提出兩個「陷阱」的解釋邏輯:「中等收入發展陷阱」和「中等收入技術陷阱」,兩個「陷阱」大致反映後發國家實現技術趕超和經濟再增長的現實困境。後發國家多數在二戰後開啟大規模工業化,通過後發優勢積累工業基礎,過去的積累主要依賴發達國家的產業鏈轉移,技術、資本及收益主導權仍然在發達國家,後發國家付出的資源、勞動和資本通常呈現不平等的結構,長期將可能形成發展劣勢,因而迫切需要通過創新驅動增長,加強科技創新,從「市場換技術」轉向「技術換市場」,實現「彎道超車」和生產力的躍升。到了第四次科技革命孕育時期,首次由後發國家提出新質生產力,具有標誌性的意義,根本上表明要擺脫過去所依賴的模仿和追趕模式,探索自主的創新發展和增長路徑。

(二)現實視角和比較視角。第四次科技革命處於從萌芽生長到逐漸走向成熟的關鍵期,以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生物技術等為代表的前沿科技迎來蓬勃發展期。當前,中國已成為超大型經濟體,具備超強的製造產能優勢,以及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具有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有利條件,但仍面臨關鍵領域和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亟待加大科技創新,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從兩個層面來看:第一,創新不足是後發國家普遍存在的短板,而經濟持續增長的瓶頸主要集中在科技創新領域。不少中等收入國家的經濟增長到一定階段後均出現放緩、停滯甚至衰退現象,其中一個主因是本國的工業轉型滯後、科技創新不足,難以擺脫中低端產業的舊增長模式,進而拖累貿易和投資增長。第二,國家間競爭的主要驅動在於高水平科技創新,近年來,全球科技競爭加劇,地緣政治風險上升,全球主要國家加大本國科技投資,並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推動投資審查、出口管制及科技合作限制。發展新質生產力正是基於打破「科技封鎖」、「技術壟斷」並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現實需要。實踐層面,中國資本回報率下降和勞動人口減少等客觀制約因素仍存在,依靠技術進步將有助於挖掘增長潛力。

中國新能源產業穩步壯大

二、中國發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路徑

(一)前瞻性制定和實施科技產業政策。主要從三個層面:一是宏觀層面,中國緊跟新一輪科技革命的趨勢,不斷更新迭代科技產業政策,從頂層設計系統性謀劃科技產業政策規劃,加快構建國家科技創新體制,培育發展新增長動能。2023年3月,中國組建中央科技委員會推出覆蓋新質領域的各項產業政策,配套財稅金融政策提供有力支撐,設立重點領域、重大區域新質產業集群,例如先進製造業集群、新型工業化示範區等。二是中觀層面,省市地方根據國家產業規劃因地制宜推出符合當地資源的新質產業,建設產業園區和基礎設施,例如「合肥模式」(國有資本「以投帶引」+產業鏈「鏈長」機制+人才流動)。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從實際出發,各區域和各省市既要循序漸進,也要因地制宜。三是微觀層面,大中型企業、初創企業、投資者和研究機構共同參與新質產業鏈上下游、細分領域的技術研發、產品推廣、風險投資等,形成產學研一體化模式,資本、技術和人才等要素資源的高效配置是關鍵。而且民營企業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發明專利授權量達69.6萬件;排名前十位的國內企業中,民營企業的比重達到70%;民營企業500強國內外有效專利合計高達63萬項。

(二)重視先進製造和高新技術發展。中國的經濟增速換擋,發展新質生產力是必然選擇。按時間序列,筆者將中國經濟增長初步劃分為四個階段,即1949至1978年初級工業化階段,1979至2001年經濟增長起步階段,2002至2017年高增長階段,2018至今高質量發展階段。當前,中國經濟體量規模達到18萬億美元,發展新質生產力,既是高度契合高質量發展走向縱深發展的現實邏輯,也更好地匹配現代產業體系的內在肌理。從三個維度來看:一是科技競爭力持續增強。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全球創新指數報告》,2023年中國的排名上升至第12位,超過日本、以色列、加拿大等發達經濟體;二是科技研發投資加快增長。2022年中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總量突破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基礎研究經費總量首次突破2000億元,規模位列世界第二位。2010至2021年中國的研發支出佔GDP比重從2010年的1.71%上升至2021年的2.43%;三是科技產業規模穩步提升。近年來,中國加大投入人工智能、可再生能源、5G、區塊鏈、生物技術和電動車等新興技術領域,取得重大進展。

三、結論與展望

如今中國面臨前沿科技創新的瓶頸,以及經濟穩定中速增長的難題。1991至2021年中國的製成品出口的中高科技佔比從28.4%增至61.9%,接近於美國(62.6%),但距離日本(79.9%)和德國(72.2%)還有較大提升空間。中國發展新質生產力,一是擺脫傳統增長路徑,跨越「兩個陷阱」,突破經濟增長瓶頸,經濟高質量發展;二是通過生產力的質的躍升來推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測算顯示,如果中國保持全要素生產率年均2%至3%的增速,將有望實現經濟增長5%以上的前景。總的來看,隨着中國加快新質生產力布局,在部分領域已取得實質性進展,具備超前布局、前沿競爭的創新發展能力,例如新能源、光伏發電及綠色技術等的產業鏈地位穩步上升,國際份額持續擴大,未來新質生產力的躍升將催生新的增長機會。從金融的角度來看,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匹配高質量的科技金融投融資服務,一方面需要加快構建以新質生產力為核心的科技金融機制,廣泛搭建「科技─產業─金融」的平台,另一方面需要創新以資本市場為主線的科技投融資體系,促進科技產業政策與科技金融協同發展。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