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富足家庭教與練/認識行為金融學 投資決定更具策略\林昶恆(Alvin)

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Daniel Kahneman剛於上月逝世,享年90歲。他被認為是行為金融學之父之一,相信不少人都有看過他的著作,例如《快思慢想》(英文版原著名稱為Thinking, Fast and Slow),他的貢獻是把心理學成果與經濟學研究有效結合,從而解釋了人類在不確定條件下如何作出判斷,這對一般人在作出理財決定是有很重要的啟發。筆者借此機會感激他對理財行業的貢獻及向大家簡介行為金融學。

在傳統經濟學和金融分析中的一個基本假設是投資者為理性的,意思是他們有一致的想法,亦會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並且有一致的偏好。而行為金融學則會放棄那些理性假設,並且接受個人對現實的理解會受個人心理影響。因此個人投資者在分析特定股票或特定經濟指標的趨勢時會存在個人偏好,當人們過於強調具體選擇的正確性時,他們最終可能會做錯決定。

在個人投資者行為的學術研究的主要發現之一是處置效應:當投資者從財富組合中出售投資項目時,他們傾向於出售有盈利的項目,並且持有虧損的項目。

他們這樣做是很自然的,因為出售項目的價值高於買入價時,便是一個成功的投資決定。相反,當賣出投資項目出現損失時,便要接受因為做出了結果不佳的選擇而要受到懲罰。

人們更喜歡獎勵自己而不是懲罰自己,但研究表明,這樣做的成本確實非常高。平均而言,如果賣出虧損的項目並持有獲利的項目,結果是會更好。如果投資者能明白這種行為金融學中的效應,並更有策略地做投資決策,長線應有更好的回報。

根據Daniel Kahneman的說法,如果投資者願意接受專業建議,都有助提升他們組合的表現。可惜普遍存在的另一問題是投資者經常詢問有關特定投資的建議,例如應否買入某股票,或是應否賣出某投資項目等。

原則上,理財顧問應婉拒此類在不了解個人投資組合整體狀況及其所承擔風險程度的情況下,就特定投資提供建議的請求。

投資者應該學習就宏觀尋求建議,並在整體情況和目標的背景下考慮特定理財決策。而理財顧問應該為客戶制定一條合理的路線,即是讓他們變得相對「被動」,不做太多,不經常檢查,不做太多決定,總之是按已協議的計劃進行,減少受個人不理性行為所導致的負面影響。

今天所討論的行為金融學概念只是這個範疇的極少部分內容,但能夠融會貫通已對管理財富組合有很大幫助,所以決心管好個人財富的人,不妨多閱讀有關書籍或媒體分享。

(作者為家庭理財教育學會會長及認可理財教練,任何查詢可發電郵到info@ffei.com.hk)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