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黛西札記/再顛簸的生活,也要閃亮地過\李夢

電視劇《我的阿勒泰》熱播,作家李娟的同名小說再度成為話題之作。上周在廣州出差,見到花城出版社和《新周刊》負責人,眾人莫不興奮於此番文學作品影視改編之成功出圈:原著小說一再加印,以「只有阿勒泰知道」為主題的雜誌特刊亦賣到斷貨。李娟小說以及同名電視劇對於北疆四季輪轉與風土人情的生動呈示,其間的熱烈、自在、浪漫與憂傷,讓日日囿於機械式三點一線的我們無比欣羨,也為各地的文旅宣介與推廣,宕開一條新路。

不論電視劇抑或原著小說,《我的阿勒泰》主打一個詞:鬆弛。茫茫戈壁,大漠孤煙,哈薩克族人逐水草而居,自在遊牧。漢族女孩李文秀(某種程度上是小說作者李娟的化身)和她的媽媽、開小賣部的傳奇女子張鳳俠,來此定居,由最早的難以適應,到逐漸習慣,再到與當地人們生出情感的牽絆。由「旁觀」到「融入」,書中與劇中李文秀的經歷,也正正映照你我對於那一方神秘北地的好奇與想望。天蒼蒼,野茫茫,有誰不想在這闊大無垠的浪漫裏,與自己的愛人策馬乘風呢?

李娟筆下的故事和改編的電視劇集,都讓我們見到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性:不必「虎媽」,拒絕「內耗」,也不用在石屎森林的圍追堵截中被擠壓成一枚循規蹈矩的「社畜」。在城市與繁華之外,另有一爿開闊,以及在其間熱烈潑辣生活的遠鄉人。「再顛簸的生活,也要閃亮地過。」劇中蒙古族婆婆的這句話,不知觸動了多少疲憊與無奈。他鄉的人們,不在乎名校畢業,不理解大廠光環,卻自有另一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素樸邏輯,活得放鬆又自在。「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當年民謠裏這些浪漫到甚至有些矯情的詞句,在阿勒泰,在漫天漫地的雪與綠中,找到了實在的依憑。

隨着文學與影視作品的廣為流傳,新疆阿勒泰地區如今儼然成為湖南鳳凰和雲南大理之後,又一個「復得返自然」的「心之原鄉」。咖啡、民宿和文創小店的出現,漸漸為那個原本寂靜的地方帶來新的創意與生機。這又讓我想到香港。你我身處的這座城市不乏繁華、不乏活力,亦不乏綠野、濕地與山林。由鬧市轉身,短短五分鐘即可浸身綠意自然之中,這恐怕是香港以外再難複製的奇觀。既然奢侈品和美妝已不再是大部分遊客訪港的首要目標,既然此城中有那麼多山海美景,我們宣介文旅時,又未嘗不可另闢蹊徑,由文藝、博物、時尚與設計着手,掘探香港另一面的奇異與野趣。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