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加速發展/研發實力雄厚 加快拓「新型工業化」

  圖:廠商會大力推動香港的中試轉化工作。

中央把內地經濟增長目標訂為5%左右,廠商會會長盧金榮認為,這為香港經濟的穩步較快發展,提供最強支撐。他又指,作為內地「三頭馬車」之一的出口,預料會回升向好,加上中央及各級政府密集出台的「穩樓市、撐經濟」措施,以及國家正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相信將有力推動經濟穩步復甦。

盧金榮表示,香港為「十四五」規劃下的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助力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這不但是香港應有之義,更可以為本地創新科技及產業升級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例如,香港作為「一國兩制」下的單獨關稅區,在接觸和引進先進技術方面,仍有較大的操作空間,加上本港高校的基礎研發實力雄厚,應善用這些優勢,加快發展「新型工業化」,並持續強化在關鍵領域例如人工智能等的創新研發和應用。

增撥資源 吸引全球頂尖人才來港

除了向香港的大學增撥資源,繼續吸引全球頂尖研發人才外,盧金榮建議,還可更主動吸引高科技公司來港投資設廠,在香港打造研發、中試、製造和銷售的完整產業鏈,甚至助力國家制定新興和未來產業的標準。如此一來,不但能協助維護國家產業鏈的安全穩定性,亦可以提升香港在國際科研價值鏈上的地位。

盧金榮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亦須促進傳統產業高端化、智慧化和綠色化。事實上,香港一些傳統產業和境外港資製造業企業仍很有實力,也是「港研」最重要的承載體;當局應牽頭對一些優勢產業開展戰略性規劃,並以更大的資助和財稅措施去提供支持,以及推動科研機構更注重關鍵技術的突破研究。

廠商會屬下的CMA檢定中心已成立科技商品化平台「CMA+」和中試轉化中心「PMC」,助港企業應用創新技術研發新產品,並在科技商品化的過程中,提供一系列中試轉化支援和檢測認證服務。

優化創科基金 支援企業研發

然而,要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盧金榮認為,特區政府應進一步優化創科基金的撥款機制,更多地接納企業的獨立申請,以提高業界參與的積極性和基金的運用效率。例如,將「產學研1+計劃」的適用範圍擴展至本地所有自資院校,並允許非大學的民間科研中介機構提出申請。同時,特區政府還可考慮牽頭推動業界與申請公司締結研、產、銷合作與策略聯盟,藉以擴闊工商界的參與渠道,將不同領域的優勢資源和用家的需求導入「計劃」,提升本地研發成果商品化的成功率。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