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軍事周刊/殲31隱身利刃 助威龍制空

  上圖:殲-20是中國第一種五代機,擔當「踹門神器」角色,領銜目前空軍戰鬥機「三劍客」。下圖:日前曝光的殲-31將是中國空軍第二種五代機。

殲-31隱形戰鬥機,是海軍殲-35隱身艦載機的陸基版,因毋須考慮在航母上起降,機身結構經過調整,包括減省前輪降重、減少機翼面積,高速下的性能得以提升。作為空軍第二種五代機,殲-31將輔助殲-20「威龍」,共同擔當「踹門神器」,隱身突防奪取制空權,完善空戰體系。繼四代機殲-10與殲-16輕重搭配後,五代機也將實現殲-31與殲-20輕重搭配,進入戰鬥機「四劍客」時代。\馬浩亮(文)

在今年2月份的第二屆沙特國際防務展上,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曾公開展出了代號「殲-31」的隱形戰鬥機模型,首次證實了這一型號的存在。瀋飛公司設計師此前就曾透露,新一代隱身戰機研發過程中,採取的是四種型號同步進行的思路。四種型號都是以「鶻鷹」FC-31為基礎,而殲-31無疑是繼殲-35之後最重要的一款。

重型機航程遠 輕型機調度便

空軍版殲-31與海軍版殲-35,雖然布局類似,但設計外觀上有諸多不同。考慮到艦載起降與陸基起降的不同,殲-35的機翼面積更大,機翼與水平尾翼幾乎相接,形成三角形夾角。大面積機翼,目的是讓艦載機在低速着艦時獲得更好的操控性。而陸基起降的殲-31機翼相對小,機翼與水平尾翼之間有一段距離,形成一個倒梯形空間。美軍F-35C艦載隱身戰鬥機的機翼,同樣比空軍型號F-35A更大。

其次,殲-35航母甲板上要實現短距離起降,需要借助電磁彈射起飛和電磁攔阻裝置,着艦時需要承受更大的衝擊力,因此其起落架採用加固的雙前輪設計,並安裝有彈射牽引桿。殲-31沒有這方面需求,起落架採取單前輪設計,降低了整機重量。

目前空軍的主力戰鬥機,通常被形容為「三劍客」,即殲-20「威龍」、殲-16「潛龍」、殲-10「猛龍」。後二者為四代機,36噸的雙發戰機殲-16與19噸的單發戰機殲-10梯次搭配。重型機滯空時間長、航程遠、載彈量大,適用於高強度任務,輕型機留空時間短、載彈量小,但調度方便,適用於強度相對低的任務場景。

五代機方面目前只有殲-20重型隱身戰鬥機獨撐大局,是奪取制空權的「踹門神器」。考慮到殲-20昂貴的成本與多樣化的戰場環境,搭配一款中型隱身戰鬥力,來輔助殲-20,以分工應對不同烈度的突防任務,無疑是更優的選擇。這正是殲-31「新中隱」的定位所在。

下步或打造垂直起降型戰機

目前國際軍事舞台上,重型隱身戰鬥機只有美國空軍F-22、中國空軍殲-20與俄軍蘇-57等3款,戰鬥全重分別約為38噸、37噸、35噸,且只有前兩款實現了批量列裝。美國空軍同時還列裝有較輕、兼具對地打擊的F-35A。

中國空軍若同時列裝殲-20和殲-31,則在隱身戰機運用方面會更加得心應手。利用隱身優勢「踹門」時,在第一波次對敵方空中戰鬥機、預警機以及地面防空系統同時實施攻擊,鞏固確立制空優勢,為殲-16後續波次火力壓制開闢更安全通道。

目前,美軍F-35隱身戰機共分為3個新型號,陸基型的F-35A、垂直起降型的F-35B、艦載型F-35C。F-35B搭載於兩棲攻擊艦上,同時也被用於英國、意大利等軍隊的航母上。殲-35與殲-31的研發,與075型、076型兩棲攻擊艦的相繼建造,也為解放軍後續打造垂直起降型戰機創造了條件。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