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旋轉舞台/從《好姐姐》與《姐姐六么》說起\徐 成

去年末學完《牡丹亭·寫真》一齣後,我們又回到了《紅梨記·亭會》的學習上。班裏不知不覺來了許多年輕新同學,這是大好事,因為越多年輕人喜愛崑曲,崑曲的傳承就有更多人來守護。

學曲越久便越覺其博大精深,自己原本那點兒知識根本不夠用了。邢老師上課會講解字音和曲詞典故,但更多的細節則需要自己課下溫習挖掘。比如最近學到《亭會》中趙汝舟唱的《姐姐六么》一曲,便發現許多有趣的細節,於是決定寫篇短記存之。

《粟廬曲譜》中這一曲牌名為《好姐姐》,《振飛曲譜》中則為《姐姐六么》,而明代毛晉編選的《六十種曲》中《紅梨記》第十九齣《初會》(此乃徐復祚的原目)中則作《好姐姐犯》。作為崑曲剛入門者,我不禁好奇為何各版曲牌名有所不同?

《好姐姐》是南曲常見曲牌,七句六韻,字數一般按六、七、四、五、三、七、七分布,而首句還可拆為二、四字兩句。顯然《紅梨記》中的這一首《好姐姐》並不符合原本的格律。《好姐姐犯》一名說明這一曲牌是「犯調」而來的。傳統音樂中的「犯調」概念,一般指調域或調式的變換。但在戲曲音樂中則指「集曲」,即將一些不同的曲牌拆解重組為新曲牌。因此這首《好姐姐》並不是原始曲牌,而是經過集曲處理的。而《姐姐六么》這一名稱則說明它後半段拼接的是《六么令》。「么」為「幺」的異體,而《六么令》最早可追溯至唐代教坊曲名,後演變為詞牌及曲牌名。南北曲中皆有此曲,但字數與詞牌不同,互相之間亦不同。《姐姐六么》前四句格律取自《好姐姐》,後三句取自《六么令》。第一句「我是鑽穴藍橋尾生」有八字之多,則是因為「我是」二字乃襯字,不是正字。傳奇作者為表達曲意,常在旋律允許範圍內增加襯字,這些字是不計入曲牌格律裏的。

集曲是明清傳奇作家非常喜歡的操作,當時出現了許多東拼西湊的曲牌。《桃花扇》作者孔尚任對此不太滿意,他在《桃花扇凡例》中說:「曲名不取新奇,其套數皆時流諳習者;無煩探討,入口成歌。」如此推斷,他想必是不會太喜歡《紅梨記·亭會》的,畢竟該齣十三首曲子,集曲多達八首;演出本一般只有十一首曲子,其中集曲佔七首。

明白了《姐姐六么》的來歷,又發現這首曲子典故頗多,不過說來說去都是趙汝舟的求愛鬼把戲。第一句「我是鑽穴藍橋尾生」有三個典故。「鑽穴」語出《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鑽穴隙相窺,逾牆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此處的意思即為私會偷情。「藍橋」則語出唐代裴鉶的小說《傳奇裴航》,乃裴航為娶雲英而搗藥之所在。藍橋也成了古典文學中情人相遇處的代名詞。費雯麗(Vivien Leigh)主演的Waterloo Bridge當年譯為《魂斷藍橋》便是巧用典故的範例。「尾生」出典於「尾生抱柱」,是《莊子·盜跖》中盜跖與孔子對話時提到的一個人物。他因與一女子相約橋下,結果女子未到河水卻暴漲,尾生不肯離去,於是淹死。後人常用尾生來形容對愛情堅貞之人,元雜劇中還有將尾生和藍橋混為一談的。

第二句的「警跡人」是元朝的一種刑罰制度,即犯盜竊而罪不至死者,在項、臂刺字,列入特殊戶籍,即為「警跡人」。這一制度明清兩代均有不同程度的沿襲。後文的「相如薄幸」說的是司馬相如「一朝將聘茂陵女,文君因贈白頭吟」(李白《白頭吟》)的故事,但大漢賦家是否為薄幸渣男則仍有爭議,畢竟《西京雜記》類似於當年的八卦雜誌,裏面的故事大部分不可信。第三句「真贓是何郎面粉」說的是三國時期玄學家何晏的故事。他以美貌著稱,膚白若敷粉,《世說新語》裏《容止第十四》說道:魏明帝曹叡懷疑其敷粉,故意大夏天賞他吃熱湯餅,結果何晏朱衣拭汗反而面色皎然。後世常以「何郎傅粉」形容男子美貌。

第四句「韓生香氣凝」說的是韓壽與西晉權臣賈充之女賈午的愛情故事。賈午將晉武帝司馬炎賞賜賈充的異國奇香偷贈韓壽,「韓壽偷香」亦成了男女私會的代名詞。但其實偷香的不是韓壽,而是愛慕他的賈午。古人所謂四大風流事便有韓壽偷香,其他三件則為相如竊玉、張敞畫眉和沈約瘦腰,不過細究起來裏頭封建糟粕可不少。

後面幾句無甚典故,乃趙汝舟自比自誇的語句,一會兒形容自己為狂粉蝶,一會兒形容自己為浪雛鶯(《六十種曲》版本為「鸚」),古代人「浪」起來連現代人都害怕。最後一句「三春獨掌花權柄」也是趙汝舟自誇之句,其中「三春」說的是孟春、仲春和季春,分別對應農曆正月、二月及三月。

充分了解曲詞含義後再拍曲,不僅更能理解劇情和人物,唱起來也更有感覺了。當然字韻為唱曲根本,每習新曲,邢老師都會先教字韻,且她逐字都查韻書,絕不人云亦云,十分嚴謹。

學崑曲真是諸事都馬虎不得,各個細節都有門道,越深入學習便越覺有趣。從而看到現在亂七八糟的新編劇,便越發覺得這麼好的一門藝術若毀在我們這代人手上,那可真成歷史罪人了。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