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自由談/張艾嘉的香江緣\周軒諾

前不久,徐克導演名作《上海之夜》4K修復版在康城國際電影節上進行全球首映,以紀念《上海之夜》上映四十周年。該片女主角張艾嘉作為電影代表跟觀眾會面時,特別感謝已作古的文化大師黃霑為電影配樂,並說影片不僅是一部作品,更是一段珍貴的回憶。

其實張艾嘉本身也是很多香港影迷的集中回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香港在歌、影、視各個領域人才輩出,造就香港娛樂神話的誕生,成為享譽中外的「東方荷里活」。在那個年代的芸芸巨星當中,亦有幾位來自台灣的「過江龍」對香港娛樂文化作出過巨大貢獻,他們包括羅大佑、張艾嘉、林青霞、王祖賢以及吳倩蓮。

現年七十一歲的張艾嘉祖籍山西五台,生於台灣嘉義,十二歲時隨媽媽來香港九龍城居住,不久又赴紐約和台灣讀書。二十歲不到便簽約嘉禾公司,當上演員,可謂少小成名。

在我還小的時候,進電影院看戲的機會不多,家父卻不時從影碟舖租借片子回家播放,令我對一眾娛樂明星產生了深刻印象,而全家人圍在電視機前欣賞電影也成為我和家人的一段難忘記憶。當時我就納悶了,幾乎每齣戲都有這個短頭髮的女演員出現,心想她一定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可不是嗎?《最愛》、《雞同鴨講》、《最佳拍檔》、《八両金》、《阿郎的故事》、《上海之夜》、《大小不良》、《最佳福星》、《吉星拱照》,這些如雷貫耳的大片都是由張艾嘉擔綱做「女一」,而且她戲內的男演員拍檔,清一色皆是當紅得令的萬人迷,如:林子祥、許冠文、許冠傑、麥嘉、洪金寶、周潤發、鍾鎮濤、曾志偉、譚詠麟、劉德華……有「男神」、有「歌神」、有「影帝」、有笑匠、有天王、有功夫高手,全屬大卡司,令人艷羨。

張艾嘉多才多藝,能歌能演能導,各個範疇都獨當一面。《童年》、《明天會更好》與《愛的代價》便是其音樂代表作。演技方面更是「頂呱呱」,屢奪影后寶座,我尤其喜歡她演一些市井、潑辣、市儈、粗魯的角色,簡直「入型入格」,跟我日常觀察到的老闆娘如出一轍。正所謂演而優則導,張艾嘉從一九八一年起執導過十多部電影,近年終憑《相愛相親》榮獲最佳導演,實力進一步受到肯定。

張曼玉、劉嘉玲、鍾楚紅、林青霞、鄭裕玲、王祖賢、邱淑貞、葉蒨文都是那些年大銀幕上賣座的女明星,但對我而言,她們都不及張艾嘉吸睛、多產。熱度會減退,年齡會遞增,容貌會衰老,誰也敵不過歲月,永恆的只有腦海中的記憶。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