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過眼錄/畢業季\劉 俊

六月是大學的畢業季。每到此時,各個大學都十分忙碌,畢業典禮、校長致辭、教師代表發言,一時圖片與文字「共舞」,朋友圈和小視頻齊發,煞是熱鬧。這個時候特別開心的除了畢業生,應該就是任課/指導老師了,他們會被畢業生包圍着,手捧學生送的鮮花,滿臉幸福地與學生們合影留念。

鐵打的校園,流水的學生。每年畢業季老師們的心情其實是複雜的:看到學生們學有所成、即將畢業自然高興,可是面對學生們馬上就要展翅高飛、離開校園也難免不捨。當初考上大學他們離家時父母經歷了一次「離別」,現在離開學校堪稱是他們的第二次離「家」─而此時的「父母」已換成了「老師」。

好在現在交通便利,資訊發達,學生離校不論走得多遠,在「壓縮」了時空的「後現代狀態」下也不覺得他們就真的離了「家」(校園),要想聯繫,師生彷彿仍在一起──畢業了的學生們依然還在「身邊」。這是「現代化」和「後現代」帶來的好處,高度發達的現代科技已風捲殘雲了傳統的離別傷感,餐敘、鮮花、合影和歡笑代替了依依惜別的「黯然銷魂」,成了畢業季的主旋律。

如今的畢業季是熱鬧的,而我們當年大學畢業時卻沒有這麼熱鬧─既沒有規模盛大的全校畢業典禮,也沒有校長致辭,甚至連穿袍戴帽的學士服都沒有,父母來學校參加畢業典禮?更沒有了。那時有的是同學們自發的畢業聚會:在宿舍用食堂打來的飯菜和自備的啤酒,向自己的大學生活告別;有的是在離別的感傷中大家喝得東倒西歪,乃至痛哭流涕;有的是情到深處不乏衝動者幹出一點把啤酒瓶子扔向樓下的「不法情事」;有的是同學/師生在留言簿上深情寫下的衷心祝福;有的是友誼的渲染,青春的明亮……

時代不同了,相對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風格粗放的畢業季,現在的畢業季更加精緻、更加具有儀式感。兩種「畢業季」我以學生和老師的身份都經歷過,哪種更好呢?我還真沒法說。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