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議事論事/有溫度的安老政策 切實為民解憂\李國棟

今年7月1日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7周年的紀念日。當日,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發表了題為《香港回歸以來「一國兩制」實踐取得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 「一國兩制」巨大優越性不斷彰顯》的署名文章,高度評價香港回歸以來取得的各項成就,期望香港各界堅持「一國兩制」制度,繼續強化自身優勢,發掘新增長點,為祖國、為香港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一國兩制」是一項創新的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創舉,而且來之不易。「一國兩制」既維護了國家主權,也照顧香港的特殊情況和香港各階層的利益。回歸以來,香港社會曾面對各種各樣挑戰,幾經風雨,在國家的全力支持下,香港可以繼續保持繁榮穩定,事實證明,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完全正確,我深信,特區政府有能力把「一國兩制」實踐得好。

安老政策人性化 

照顧長者,是仁厚為懷的社會不能或缺的。隨着香港邁向由治及興的新時代,如何做好安老、養老,需要政府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香港人口高齡化趨勢日益嚴峻,大部分人士期望晚年身體健康、「老有所依」、「老有所養」。面對本港高齡人口增長,現屆政府貫徹「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的方針,致力提供多元和質量並重的服務,並應用樂齡科技改善長者的生活質素,以及鼓勵健康的長者終身學習和投入社區。安老事務委員會一直就政府制訂全面的安老政策,包括與長者在護理、住屋、經濟保障、就業、醫療衞生、心理健康、康樂方面等需要的有關事宜,向各決策局/部門及有關機構提供意見;並統籌各項安老計劃和服務的策劃和發展工作。

居家安老 

所謂居家安老,就是長者可以在他們所選擇及熟悉的環境中安享晚年,可以過安全、自主的生活,可參與閒娛及社交活動。政府一直按長者不同需要,提供適切的社區照顧及支援服務,讓他們可以居家安老。

對於較為體弱的長者,政府也提供不同類型的社區照顧服務,幫助他們居家安老,包括由非政府機構向合資格體弱長者提供「中心為本」或「家居為本」的照顧服務,並向護老者提供支援和協助。 

政府推行「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社區券)及「長者院舍照顧服務券」(院舍券),為合資格體弱長者提供多一個選擇。社區券和院舍券採用「能者多付」及「共同付款」的模式,長者可按個人需要,自由選擇不同服務單位及服務種類。藉市場競爭,服務券計劃推動安老服務單位提高質素,同時也加強資助服務的長遠財政可持續性。

隨着年齡增長,身體功能衰退和疾病的出現,長者進出醫院機會增多。政府和醫院管理局合作推行「離院長者綜合支援計劃」,以跨專業的模式,為接受治療後離院並有短期護理需要的長者提供出院規劃及家居支援服務,讓他們可以繼續在家中安老,同時減低他們再次緊急入院的風險。 

社區支援服務是促進居家安老的重要措施。政府津助長者中心在地區層面為長者及護老者提供多項支援服務,包括輔導、外展、轉介等。長者地區中心轄下的長者支援服務隊透過外展及社區網絡,識別獨居、隱蔽等有潛在服務需要的長者,並提供適切援助,包括情緒支援、向長者慰問等。

加強社區照顧服務以達至居家安老和減少入住院舍比率 

政府持續加強社區照顧服務以達至居家安老和減少住院比率,但無論居家安老做得多好,仍有部分長者需要入住院舍,因此院舍照顧服務扮演着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現時約35000名長者獲政府資助使用院舍照顧服務,他們的住院費用平均超過九成由政府承擔。政府亦承諾以最大力度增加院舍照顧服務宿位的供應。為便利合資格香港長者在內地養老,政府推行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現時向四間當地安老院購買服務,覆蓋深圳、佛山及肇慶三個城市,讓長者有多一個資助服務的選擇。

加強支援照顧者 

護老者是支撐長者居家安老的重要角色。他們必需具備應有的技能和資源才能妥善照顧家中長者,減低其需要入住院舍的機會。然而,照顧者為應付日常生活和承擔照顧責任,時間、金錢、精神及體力方面均面對沉重壓力。政府落實一系列的措施,以多管齊下的方式支援長者及殘疾人士照顧者,包括設立24小時「照顧者支援專線」,提供即時諮詢和輔導、外展、緊急支援及轉介服務等、為低收入家庭護老者提供生活津貼、舉辦全港性的宣傳活動和推行「與照顧者同行」計劃,以及設立一站式「照顧者資訊網」等等,提升對照顧者的支援。政府亦正推展一項先導計劃,動員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關愛隊」)協助識別有需要的獨老和雙老住戶、護老者和殘疾人士照顧者,並將有需要的個案轉介至社會福利服務單位跟進。「關愛隊」亦會協助轉介有需要的長者及殘疾人士安裝及使用「平安鐘」。

樂齡科技支援居家安老 

樂齡科技是指以科技為基礎,針對長者的需要和問題所開發的產品和服務。善用樂齡科技,可便利長者居家安老。例如自動化的家居配套或輔助器材可減少長者發生意外的機會。樂齡科技能夠提升長者的生活質素,同時減輕照顧者壓力,讓長者、其家人和照顧者更安心。政府在2018年設立「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資助合資格安老及康復服務單位購置、租用或試用科技產品,包括醫療護理超低床、智能防遊走系統等。政府再於2024-25年度向基金額外注資10億元,並擴闊其用途至適合家居使用的樂齡科技產品。

加強為長者提供科技培訓

樂齡科技的應用能有效提升長者生活質素,協助他們更獨立、健康、舒適地生活。然而,坊間有不少有關長者不諳使用科技產品以及「數碼鴻溝」的討論。就此,社會福利署把全港所有長者中心服務範圍擴展至樂齡科技推廣。長者中心透過舉辦講座、工作坊等不同活動,讓長者接觸及學習使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應用軟件等科技產品,也會為使用數碼科技遇到困難的長者提供適切支援。同時,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亦在全港各區推行「長者數碼外展計劃」,藉舉辦不同活動,讓長者體驗數碼科技為生活帶來的好處。 

鼓勵健康長者終身學習和投入社區 

勞工及福利局、社署及安老事務委員會一直推廣「積極樂頤年」(Active Ageing)的理念和相關計劃。長者保持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令生活更為充實。對身心健康有益之餘,更有助實現「居家安老」。現時非政府機構與教育機構合作在全港設立長者學苑,為長者提供多方面課程和長幼共融活動,促進跨代和社區共融。社署亦持續推行「老有所為活動計劃」,資助社會服務機構及地區團體舉辦活動,鼓勵長者參與社區活動,實踐「老有所為」的精神。

政策要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

根據世衞組織的定義,健康是指個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交生活方面均處於良好狀態,而不僅指身體健康或沒有疾病。身心健康,可發揮個人潛能,盡展所長,並可參與社交生活,享受生活。因此,在討論社區與健康議題時,除了預防疾病,還需確保個人能怡情養性、強身健體。今天的香港,社會環境和政治形勢已恢復至穩定安全的局面,安老是香港由治及興的重要一環,政府及各個界別需攜手締造長者友善的環境,用心提供服務,提升長者生活質素。安老工作非常繁重,香港在面對人口老齡化的事務上仍然存在優化空間。積極樂頤年是一個幫助長者追求健康、社區參與和獲得安穩,以至提升生活質素的過程。長者雖然進入晚年,仍然能夠透過「休閒生活」、「持續學習」等作出生活重整,從而獲得更愉快的生活。安老事務委員會會繼續觀察長者所需,適時向政府提供意見,讓安老政策和長者服務措施不單有高度、有深度、還要有溫度,以期實踐「老有所屬、老有所養、老有所為」的理想。

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