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智駕前沿/無人駕駛技術的機遇與挑戰\智能駕駛行業從業者 張海洲

  圖:無人駕駛出租車的落地可能讓部分職業司機失業,但無人車隊規模化運營也將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

就在這兩周,由於在武漢發生撞人事件,以及其低於網約車和出租車的運營價格,百度旗下的Apollo無人駕駛出租車不僅自己火了,還把整個無人駕駛出租車(Robotaxi)賽道帶到鎂光燈下。

我2019年底與無人駕駛結緣,並曾在一家技術水平公認領先的頭部企業負責品牌傳播,Robotaxi是當時最主要打造和推廣的產品,並有幸先人一步將其作為自己日常出行的免費交通工具。

今日圍繞Robotaxi的爭議無外乎兩點:它是否安全?它是否搶了廣大司機的飯碗?我以從業者的經歷來分享。

先說答案,Robotaxi和更廣義的無人駕駛比人類司機更穩定和安全,即便它無法做到絕對安全。Robotaxi儘管有可能會威脅到一部分司機的飯碗,但同時也為他們創造更多且更有技術含量的工作機會。

無人駕駛比人類司機更安全不難理解。首先,它比人類司機看得遠、看得全、看得清。Robotaxi周身、從裏到外布滿十多個「感知」傳感器,主要包括攝像頭、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讓車輛「感知」周圍的環境。激光雷達通過發射和反射激光光束,讓車輛知曉四周數百米內所有物體的距離和精確形象;而且與攝像頭比,激光雷達受天氣影響更小。形象地說,它們就像是智能車的眼睛,清楚地感知、還原周圍數百米內360度的環境。

安全可靠嗎?

除了擁有比人類司機更強的環境感知能力,智能車還擁有更穩定的情緒,它不開鬥氣車,更不會酒駕。工程師通過規則的編寫和數據訓練,給了智能車更好的行駛習慣。它不會主動超速,不會跨實線變道、不會違章停車,除非是迫不得已。

可能這些通俗的技術介紹並不會讓你感到安心。誠然,面對、收集、處理各種道路數據,是當下無人駕駛行業開始進入AI大模型時代的主要挑戰,這可能決定了無人車的上限。

但你同時需要關注的另一個情況是,目前以百度、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為代表,活躍在內地的Robotaxi公司已有多年在真實道路的測試歷練。以小馬為例,據其官方公眾號6月28日的文章,公司已經過了七年多的技術研發和長達3500萬公里的公開道路測試,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乃至美國硅谷一些城市的複雜路段。

而在這3500萬公里的公開道路測試中,小馬的數百輛無人車發生過多少次有人員傷亡的事故呢?根據公開報道、多方確認和了解,答案是零。按照一個人類司機人均一輩子開車里程50萬公里算,小馬這七年相當於70個人類司機一輩子開車不出一起傷人事故。有此數據為證,可見Robotaxi是非常安全。

Robotaxi達到今日之水平,憑藉的主要是其背後的軟硬件研發團隊、工程師,以及車隊運營和管理團隊的努力。他們都是自動駕駛這些年發展創造的新興工作機會。

當我身處L4級無人駕駛之時,那家公司在北京、上海、廣州為主的三地均創造了數百個工作機會。他們有負責無人車硬件開發及系統集成車輛的工程師;有負責感知、預測、規劃與控制、仿真、數據,畢業於內地和世界一流大學的程序員。

除了這些對技術能力、知識水平要求極高的職位,還有一支專業的車隊管理和運營的人才隊伍。他們中有退伍軍人、前職業賽車手、資深卡車司機和網約車司機,還有專業的汽車維修工。從傳統眼光來看,他們出身於草莽,可能不是特別高精尖的技術人才,可是他們通過在無人駕駛公司的工作,掌握了新知識,獲得了新技能,成為無人車隊維護、管理、運營的專家。

他們有的擔任安全員,每日坐在無人車穿行於大街小巷,監控並記錄系統表現,用於後期提高。有的負責車隊運營,讓車隊更均勻地分布在運營區域各處,以在最短時間內運送客戶。有的伴隨無人駕駛卡車Robotruck行遍各大高速,監測紀錄,並先人一步實踐無人駕駛物流。

他們多數人通過在無人駕駛工作提高了自身技能,也獲得更高的報酬和更優的工作環境。

職業司機受影響嗎?

誠然,無人車的落地可能不可避免地「搶奪」部分原本屬於網約車、出租車司機的生意。但科技的車輪向前滾動的趨勢是攔不住的,就像工業革命時期英國工人也砸機器一樣。特別是當無人車在未來真正規模化落地,而不是今日百度Apollo在武漢投放僅400多輛的規模之時,會有更多司機感到壓力。

但無人車隊規模化運營也將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他們要求懂車、懂路、懂出行服務,並且擁有實際經驗的人群。今日的網約車、出租車司機正是這樣的人才。

站在個人角度,他們或許可從現在開始就擁抱科技、加強學習,必將獲得發揮所長的機會。而從社會角度來講,官方、行業機構或許發揮自己的權力和資源方面的優勢,為這幫司機們提供相應的培訓,幫助他們迎接科技時代以勢不可當之姿到來。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