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文化什錦/鮮味與提鮮\方曉嵐

  圖:醬油是中餐重要的「提鮮」調味料。\資料圖片

中華民族,正是世界上在食物中創造「鮮味與提鮮」的老祖宗,距今四千多年前,中國的甲骨文字中,已有魚加羊的象形「鮮」字。

魚和羊,都是高蛋白的食材,古人以水煮之,蛋白質、骨膠原和脂肪,通過水作為媒介,在高溫烹調之下,蛋白質不斷溶入水中,煮出濃度高的濃湯,所產生的氨基酸,能刺激人腦中愉快的感覺,並會即時增加唾液的分泌,這種嘗到「鮮味」的反應,古人稱為「生津」,形容得非常貼切。

在距今約三千年的周朝時期,人們以動物的肉剁碎加鹽,經過發酵做成醬,釋出氨基酸成為鮮味,這種醬稱為「醢」(音hai),而在「醢」中加入動物的血,則稱為「醓」(音tan)。《詩經‧大雅‧行葦》中的「醓醢以薦」,也就是《禮記》中記載的周天子飲食中的八珍之二,天子及貴族宴席上,醓醢(醬)的品種達百多種,放在米飯上吃,作用是「提鮮」,食用時放置醬的位置都有所規定,可見醬在貴族的飲食中地位之重要。

除了用動物發酵作「醢」,沿海地區會用魚、蝦、蟹、蜆、牡蠣等海產釀造,製成「提鮮」的醬料,其中蝦醬、蝦膏、蠔油和魚露,在中國南方的廣東、潮州菜,以及東南亞國家如星、馬、越南和泰國菜,在烹調中作為「提鮮」,普遍使用至今,更成為當地的特產。

二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中國各地已經有很多醬園生產以植物為原料的醬,以動物肉類和血為原料的醬,因為難以保存而逐漸被放棄。在北方,以小麥粉為基本材料發酵而成的甜麵醬,更是流傳而今,例如京菜中的京醬肉絲和山東的大葱蘸醬,以及北京及東北的炸醬麵,及朝鮮、韓國的炸醬麵,都是使用甜麵醬。另一種以植物為原料的醬是芝麻醬,是生產麻油的副產品,在南方比較流行。

南方的醬園主要是以大豆、小麥粉、霉菌(米麴)作為原料釀醬,先作暗室發酵,再移到太陽下,加鹽和水,曬最少六個月以上,紫外光的光合作用,令醬料完成二次發酵。醬料是釀造主要的產品,而製醬所產生的液體稱為「清醬」,原本只是製醬的副產品,因為方便好用,後來便反客為主流行起來,在宋代開始稱為「醬油」,通行全國。

廣東的粵式醬油,是粵菜地位不可代替的「提鮮」調味料,發酵後產生的「清醬」抽取出來,在廣東稱為「生抽」,每缸首次抽出來的生抽,稱為「頭抽」,鮮味最濃;加水再曬的是二抽,就是市面上所售的一般的生抽,也有些牌子是再造三抽;特意曬過時間的生抽,加焦糖煉成的粵式醬油稱為「老抽」,在烹調中主要用於加深顏色,例如乾炒牛河;抽完醬油的渣,再加工為各醬料,包括我們熟悉的麵豉醬、柱侯醬,以及近代出現的海鮮醬、甜醬。

鹽是百味中的「上味」,製造任何醬料都離不開鹽,大豆、鹽、水的另一種結合,是潮州的豆醬,做法是把大豆蒸煮後,加麵粉、菌種和鹽水,經發酵而成,比製造醬油少了一道發酵工序,製造的時間較短,也保持了豆的形狀。潮州菜中,用作「提鮮」的豆醬可作為蘸料,也可以用作烹調,其中以普寧豆醬最著名,自古洪陽地區生產的豆醬味道最佳,而在明朝時期洪陽屬普寧縣,從此幾乎所有潮式豆醬都說是普寧豆醬,隨着潮菜走遍天下。

中國醬油的製造方法,在千多年前的唐代,隨着僧侶傳入日本,但日本改變了中國的傳統釀製方法,原因是日本人是以取醬上面的「清醬」(醬油)為目的,而並不着重同時製「醬」,所以日本的做法會先把大豆磨碎,作一次過的暗室發酵,使大豆含的蛋白質完全釋出氨基酸,所以日本醬油的味道「鮮」味會較為突出,但由於沒有經陽光的光合作用,日本醬油缺乏中國醬油的豉香味,而且顏色較淺,屬於「淡口醬油」類別,例如日本魚生醬油和麵食的醬油。

中國五千年的飲食文化,經歷了數不盡的進化和變化,到現在由於商業的競爭,各種提鮮的調味品正不斷地加速投入市場,可惜的是,科技越進步,化學合成的味道也越來越多,仿製味道幾近氾濫,若長期食用,對於人體健康可能有不良影響,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