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樓市強心針/港樓售價「試底」初見成效\利嘉閣地產總裁 廖偉強

現今世代,消費講求的是「體驗、性價比、口碑」。「體驗」就是客戶的觀感和實際享受,產品有沒有新鮮感或新的元素,足夠吸引客戶;「性價比」則並非一味的廉價,而是有關的消費是否「物有所值」,甚至是「物超所值」;至於「口碑」,就是服務及品質所帶來的回響。香港零售消費想要生存,也要懂得怎樣在這三方面加以提升。

本港經濟和樓市復甦步伐放緩,港人的消費能力轉弱,不但抱有「慳得就慳」的心態,就算消費也要求用得其所,事事都要求「物超所值」。老闆階層在面對這種環境之下,自然要節省投資成本,將風險減至最低。既然產品及消費樣樣都講求平價,才可以與人競爭,唯有順勢而行,漸漸就出現了「競底價」的情況。

香港食肆近期為與內地商家競爭,紛紛減價兼推優惠,希望留住港人消費力,然而,當大家都同步降價,競爭力就變相被對沖,老闆們的邊際利潤亦變得越來越少,恐怕會出現唯有削減資源局面。若然真的走進如此的惡性循環之下,服務水平不但沒有改善,反而正在下降,員工的壓力亦都會同步上升,對客人的耐心及態度也很自然地轉差,環環緊扣最終落入「趕客」的局面,生意又何來會有好轉?

樓市穩定利好經濟

事實上,樓市早前出現「競底價」情況。幾個月前發展商減價推盤吸引買家入市,買家相信樓價已經差不多見底,誰知近期發展商進一步減價求售,變相使得早前入市的買家「買早咗」,未入市的潛在買家則更加審慎,恐怕低處未算低,於是成了地產市場的「賤物鬥窮人」。

還好,新進一個啟德新盤銷情理想,令市場都相信發展商經歷一輪爭相割價後,已初步找到真正的「底」,只待息口等外圍因素出現變化,樓市就可以逐步恢復過來。

筆者一向都認為,房地產價格穩定,香港的經濟就能穩步發展;房地產的價格下跌,各行各業都很難「有運行」。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