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香港寵物經濟蓬勃 貓奴每年花費22億

  圖:香港人熱愛養貓,不惜一擲千金花在愛寵身上。

愈來愈多港人愛養貓,刺激「寵物經濟」。有調查發現,近九成受訪者平均每月養貓開支較去年增26%,接近1900元,有八成人更願意留港購買各類養貓產品,本港整體每月養貓產業市場經濟價值高達1.9億元,每年逾22億元。有「貓奴」說,花費在養貓的開支更多過自己。今年的貓迷博覽會主辦方表示,現時養貓產業發展逐漸多元化,不少高科技產品推出,顯示港人愈來愈願意花費在寵物身上。\大公報記者 王亞毛

本港人均養貓數字上升,根據展覽集團今年6月的調查結果,在約1000名養貓人士中,有六成以上受訪者飼養兩隻或以上貓隻,12.4%養貓人士更飼養4隻或以上。養貓花費方面,87.9%受訪者在過去12個月養貓開支增加,平均每月的養貓支出達1889元,較去年的1495元急增26.4%,而每月在貓咪身上花費3500至5000元的比例,從去年的4%躍升至10%。

調查顯示,超過八成養貓人士更願意留港消費,為貓咪購買食品及各類用品,原因是品質更有保證,且售後問題跟進方便。在貓咪品種上,最受港人歡迎的依次為短毛家貓、英國短毛貓、布偶貓、美國短毛貓及異國短毛貓。

展覽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朱雪玲表示,現時每月寵物產業(貓)市場經濟價值達至1.9億元,每年逾22億元,隨着人均養貓數字上升,市場熱度將有增無減。

貓迷博覽會吸引留港消費

新手「貓奴」陳先生於大約一年前,開始飼養兩隻中華田園貓,每月購買貓糧、貓零食和貓玩具等基本開支約1000多元,早前為貓咪接種疫苗需3000多元,準備為貓咪絕育料花4000多元,粗略估計一年間已花費2萬元左右,「這樣算的話,我自己一年除了食飯之外的花費,一定沒有花在貓貓身上的多。但兩隻小貓咪很可愛,放工回家,牠們靠過來撒嬌,就覺得花費很值得。」

貓主人Maggie飼養一隻短尾貓已有一年左右,她說這隻貓是Toybob品種,在香港較罕見,「性格很溫順,有時甚至會雙腳攤開、像人一樣坐下!」她說去年帶貓貓參加不少比賽,希望港人對這品種有更多認識。

第二屆貓迷博覽將於8月2日起,一連三日在灣仔會展中心舉辦,共200個展商、410展位參與。除了寵物用品和文創產品,今年設有CFA國際貓展、「CFA貓隻品種巡禮」等活動,觀眾可近距離接觸20個品種超過100隻貓,場內並提供貓咪知識講座。朱雪玲表示,希望吸引貓迷留港消費,期望入場人次維持於去年18萬人次的水平。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