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竹門日語/奧運熱辣辣\簡嘉明

奧運舉行在即,全球引頸以待。主辦城市巴黎一向令人聯想到愛情、藝術和時尚,因此全球都渴望感受這屆體壇盛事的獨特氛圍。現實跟想像往往存着落差,世人這回可能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隨着各國代表陸續抵達選手村,村內的設備與裝潢紛紛曝光,可是卻教人摸不着頭腦,難以接受那是按參賽者休息需要而精心設計的地方,因為卧室不裝空調,沒有冷氣。縱然主辦方指那是保護環境與減少碳排放的決定,也改用了其他方法如準備電風扇、使用地下水冷卻系統、室外地面為淺色設計等,盡量保持氣溫適中宜人,但在極端氣候的影響下,誰也沒法幸免於夏季的煎熬,巴黎連日氣溫達攝氏三十度或以上,酷熱難耐。此外,不單選手房間沒有空調,就連接載選手往返賽場的專車也沒有,實在讓人驚訝。試問要備戰的運動員怎能在這環境裏保持最佳狀態?而於賽場上辛勞了大半天的選手,賽後要回到悶熱得如蒸籠的選手村,又怎能安睡休息,有效恢復體力?當來自熱帶國家如印度和泰國的運動健將也表示受不了讓人汗流浹背的氣候,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選手定必更覺難受。為了盡量減少客觀環境對運動員的影響,部分代表團自行帶備流動空調裝置,但其實這樣於運輸及使用時也要耗費能源,何不乾脆一早由主辦方負責?

為各國代表團準備妥善食宿是申辦奧運時已知的條件,空調可說是基本的設施,裝了可以善用,能有備無患,不代表就是惡意破壞環境。如今部分隊伍有能力負擔額外訂購及運送冷氣機的費用,而沒有這種福利的運動員只得羨慕的份兒,可謂同一屋簷下,待遇大不同。近日常常看到有別國選手在網上表示想到一些國家選手的房間避暑乘涼,運動員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又熱得要脫掉上衣,那熱辣辣的奧運氛圍,實在令人心酸。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