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瓜 園/兒化音\蓬 山

南方人習慣說「桃子」「杏子」,到了北京,則一律是輕飄飄的「桃兒」「杏兒」。其實,兒化音,並不是北京話的專利,東北、山東、四川方言裏也有不同的兒化音。比如,四川話說「褲兒」,北京人、山東人就不這麼說,除非是孩童向大人撒嬌賣萌。

同樣一個詞,加不加兒化音,意思往往會有很大差別。比如,「一塊錢」,是來作為一元錢的口語。如果加了兒化音,變成「一塊兒」,則主要有兩種用途,或者用來表示比較輕盈、細小的東西,如「兩塊兒豆腐」「一塊兒糖」;或者表示「一起」「共同」之意,如「一塊兒走」。

外地人到北京,常常在兒化音問題上「露怯」,也就是為了模仿北京話,而刻意用兒化音,反而弄巧成拙。「天安門」「前門」這些高大巍峨的門,也不能兒化音。若說成「前門兒」,那就指開在屋子、院子、巴士前面的門,相對就矮小得多。有名的例子是北京巴士司機報站:「前門到了,請從前門兒下車。」某種程度上,「門」與「門兒」相當於gate與door的區別。常用的口語「沒門兒」,用來表達堅決的拒絕,沒有商量通融的餘地,若說成「沒門」,那就是客觀表示某個空間是完全密閉的,找不到進出口。

一般而言,兒化音的對象,都是相對小、輕、簡便的。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等莊重的場合,不加兒化音;而「茶館兒」「飯館兒」,就透着一股親民的氣息。不過,這是北京人的用法。如果是山東人,那麼「圖書館兒」「博物館兒」也統統兒化了。而北京話的「茶水」「熱水」不兒化,東北人則慣於說「整點兒茶水兒」,十分接地氣,瞬間消融社交距離。總的來說,生活越隨意越率性,兒化音的空間就越大。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