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三中全會•新征程 關鍵詞:機遇/擴大制度型開放 港助力人民幣國際化

  圖:2023年11月,第八屆香港金融科技周為展示領先科技及行業發展機遇提供優質平台。圖為中國銀行(香港)展台吸引觀眾。\中新社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到,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擴大自主開放,有序擴大我國商品市場、服務市場、資本市場、勞務市場等對外開放。同時,強調要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澳門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香港、澳門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機制。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接受大公報專訪時指出,香港金融市場未來應着力夯實作為推動我國資本市場制度型開放的重要樞紐,通過推動互聯互通機制持續拓展和優化,形成多種渠道、多種機制相互驅動的對外開放新模式,促進市場流動性的提升,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和資本市場制度型開放。\大公報記者 羅洪嘯北京報道

田軒分析指出,香港的金融業發展具備很強的優勢和競爭力,背後的原因在於: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與國際化標準接軌,基礎制度健全,資本市場法律法規較為完善,且吸引着來自國內外的資金入市,具有相當的市場規模和市場流動性。

中央多措惠港 提升國際影響力

同時,近年來中央也通過陸續出台多種舉措加大對香港金融市場的支持,包括推進滬港通、深港通,包括放寬滬深港通合資格產品範圍,支持人民幣股票交易櫃台納入港股通,優化基金互認安排,支持內地企業赴香港上市等,推動港股市場優化機制安排,帶來港股市場規模的持續擴容,持續加強港股市場活躍度和吸引力,香港市場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力得到鞏固提升。

當前中國資本市場制度型開放穩步推進,香港作為互聯互通的橋頭堡地位越來越重要。6月14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香港互認基金管理規定(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優化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安排。同日,滬深交易所修訂發布滬深港通業務實施辦法,進一步擴大滬深港通ETF標的範圍。4月19日,中國證監會發布5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包括放寬滬深港通下股票ETF合資格產品範圍、將REITs納入滬深港通、支持人民幣股票交易櫃台納入港股通、優化基金互認安排和支持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香港上市。

研推「新股通」增強市場活躍度

田軒認為,內地資產市場還是要進一步加強和香港資本市場的對接。比如,目前個人投資者開通港股交易權限要滿足50萬元人民幣的門檻,實際上這對部分個人投資者進入港股市場造成了一些阻礙,門檻還是比較高,不利於市場的充分流動。下一步還可以研究推行「新股通」,允許內地和香港的合資格投資者相互購買首次公開發售的新股,這樣可以為內地和香港市場引入增量資金,幫助新股IPO,還能增強市場活躍度。

「未來還是要充分發揮香港作為推動兩地資本市場協同發展和推進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樞紐作用,推動互聯互通機制持續拓展和優化。」田軒指出,下一步可以通過推動內地企業香港上市、豐富合格金融品種、引入大宗交易等方式,形成多種渠道、多種機制相互驅動的對外開放新模式,吸引國內外資本,促進人才、資本、技術等創新要素流動,助力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推動香港更好融入新發展格局,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