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光影背後/流連電影博物館 感受大銀幕魅力

  圖:青島電影博物館展示電影藝術的獨特魅力。\大公報記者胡卧龍攝

只靠一塊幕布就變身露天電影院、特寫鏡頭的子彈在眼前擦過……香港傳媒學子走進青島電影博物館,跟隨3D影院中的「小影」同學,重溫中國電影的歷史,從黑白到彩色,從平面到立體,一代又一代電影工作者憑藉卓越的才幹和不屈不撓的精神,開創了中國電影的新紀元。

據介紹,中國最早的商業電影院是20世紀初的青島水兵俱樂部,其中電影《定軍山》是中國傳統戲劇藝術與電影這一舶來品的首次結合,中國電影蓬勃發展的大幕從此開啟。

在展覽初段,博物館用珍貴磁帶、放映機等實物展品,陶瓷手藝製作的模擬場景,以及通過數字化手段復原的電影場景和經典電影片段,讓學子們感受世界電影的起源與發展。在3D影院,這群沒看過黑白電影的00後學子們發現,正因為色彩的缺失,才更關注劇中人物的一舉一動,沉浸在黑白世界的神秘中,感受黑白電影的魅力。

見證黑白到彩色 平面到立體

學子們了解到,電影還背負着記錄歷史的使命。在3D影片《甲午戰爭》中,特寫鏡頭的子彈在觀眾眼前擦過,猶如親臨戰場。在慢鏡頭下,觀眾更細緻觀察到每位軍人的神態,電影畫面的魅力在於讓觀眾能產生代入感,深深共情。

隨着技術的日新月異,黑白電影逐漸被彩色電影所替代。講解員介紹道:「這邊有一組互動小裝置,紅綠藍色代表的是三原色,通過不同強度的疊加,就能呈現其他色彩,電影的彩色由此而誕生。」

色彩填補了視覺的空缺,科技則增強了電影的現場效果。學子們戴上虛擬實境(VR)眼鏡,進入「造夢空間」,體驗第一視角的刺激過山車。學子們還體驗了一回電影台詞配音,感受到聲音在電影中的重要性。

「青島電影博物館的展示方式非常新穎獨特,讓我感受到電影藝術的魅力和無限可能,更讓我對青島電影有更深的理解。當再次走進電影院,我會以不同的眼光去看待那個光影流轉的世界。」來自香港浸會大學的吳致遠參觀後有感而發。電影就像是帶領觀眾通往不同世界的一個個窗口,銀幕內外觀眾與角色的悲喜起伏交織在一起。\大公報實習記者黃璟瑜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