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就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重要決定,提出要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合作。今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五周年,通過不懈的努力發展,粵港澳合作更加廣泛深入,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如今「大灣區效應」正逐漸顯現,大灣區綜合實力不斷增強,高質量發展潛力和動能不斷釋放。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從2018年10.8兆元,到2023年突破14兆元,以不到全國0.6%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九分之一的經濟總量,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已連續四年被評為全球創新指數第二名。大灣區對國家經濟發展貢獻日見其功。
作為快速成長的城市群,大灣區龐大潛力吸引全球關注,這裏匯聚着國內外最頂尖的企業和人才創業興業。香港作為大灣區重要城市,身負重大的歷史使命。尤其是作為亞太區國際金融中心,如何發揮本身優勢,以高質量金融服務大灣區經濟發展,已愈來愈成為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更深入思考探討和關心的問題。
為金融業注入更多活水
事實上,金融業在大灣區經濟發展中地位十分重要,經過多年的發展,灣區的金融業已建立堅實基礎。灣區金融業整體規模已達到世界居前水平。2022年粵港澳三地銀行總資產合計約8.3兆美元,銀行存款總額高達4.3兆美元,均已超過紐約灣區及舊金山灣區;保費收入約1634億美元,亦佔全國總保費收入的差不多四分一。
粵港澳大灣區從它所處的位置、特定的環境,相對活躍的金融市場、不斷暢通的融資管道和逐漸向好的金融環境等等,各項指標都居於世界前列,是打造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是一個實力雄厚、活力煥發,充滿無限潛力的區域。尤其是香港憑藉着優越的營商環境和豐富雄厚的金融基礎,以及獨特的「一國兩制」優勢,香港在大灣區企業全球化經營過程中,發揮着其他區域難以代替的作用,是灣區企業境外資金管理以及搭建海外業務橋樑不可或缺的選擇。
隨着粵港澳大灣區金融互聯互通發展,資本流動加速,市場活力及金融服務效率提高,五年來,一系列金融合作持續展開:2021年啟動實施「跨境理財通」、「債券通」、「南向通」,2023年實施利率「互換通」,2024年落地「跨境理財通2.0」……大灣區跨境金融產品不斷豐富、通路不斷拓展、參與投資者不斷增加。
粵語把錢財稱為「水」,水唯有流通才能鮮活豐沛。所謂「唯有源頭活水來」,說到底香港金融業要做大做強成為引領灣區業界的龍頭,「通」和「融」是根本,唯有不斷開源引流,注入更多活水,賦予更多動能,讓財金資本源源「流進來,引出去」,使之「通四海,達三江」,才能興旺繁榮。
中銀香港是深諳並積極踐行這一信條的,在拓展大灣區金融業務方面,該行做法尤為值得讚許。該行憑着多年來跨境業務經驗和對跨境政策的深入了解,針對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的金融需求,向不同跨境發展階段的企業提供「創贏」、「穩贏」方案外,「灣區·商贏」還為不同行業企業提供合適方案,包括為進出口企業在港搭建貿易平台的「商貿贏」方案;為法律服務、檢測認證等高端服務企業提供的「服貿贏」方案;以及為電子通信、零售等大灣區典型行業提供的「行業贏家」方案。透過定製化、細分化的金融服務,助力企業贏在灣區。方案尤其針對不同客戶群對全球司庫體系建設與現金管理日益殷切的需求,充分發揮同業聯動機制優勢,共同為客戶提供雙向跨境金融服務,助力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建立機制銜接法制規則
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商務方興未艾,前景廣闊,但要進一步展開及擴大灣區國際金融業互聯互通,以及境內金融業走出去,引進來,卻還須面對一些制度門檻與阻礙。粵港澳三地政府一直努力推動制定爭議解決服務的統一規範標準,從政策支援、數字轉型、營運能力建構等方面多策並施、多措並舉,持續推動在大灣區內建立機制、銜接不同的法律制度與規則,為大灣區提供一個穩定、公平、透明以及可預期的法治環境,從而提升大灣區的國際競爭力。
然而,隨着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的加速與深化,全面梳理解決這錯綜複雜的老大難引致的困擾制約,事實上已成為三地政府及社會各界的共同願望。改變被動局面將是一種歷史的創新,是全面強化優化粵港澳合作、加速大灣區建設的重頭戲和突破口,對形成國家改革開放新格局,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劃時代意義。相信粵港澳金融界將繼續以優質的金融產品和服務能力,為支持促進大灣區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