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我心目中的香港/永遠的桃花島\小 浪

  圖:在南丫島上觀海。\作者供圖

和太太從歐洲來香港定居,在轉了整個香港一圈後選擇了在南丫島落腳。因為這兒的環境有一種親切的熟悉感。自此南丫島成為了我們棲身的桃花島。這個桃花島有兩樣東西最吸引,一是大自然的環境,另一個是濃濃的人情味,這是現代大城市已經很難再找到的特點。

從榕樹灣到索罟灣是一條貫穿南北的沿海行山路逕,途經兩個公共泳灘,沿路高處還修有一個觀海亭,居高臨下地看向碧波蕩漾的彎曲海灣,很難不被其美景所迷醉。曾經常常和太太來散步或游水,之後也常帶着孩子來爬山玩水,甚至在疫情期間仍一個人到觀海亭,喝着咖啡、望着海灣、感受着陣陣涼風、構思着一篇篇的文稿……島上當然不止這一條路,其實走遍整個島並不容易,因為它是除香港島外,僅次於大嶼山的第三大島,共計有六至七個公眾或私人的碼頭。

島上有各式各樣的人,有整天守着個小書攤一邊看書一邊賣二手書的白鬍子老人;有經常帶着他的寵物── 一條變色龍一起曬太陽的奇怪島主;也有每天定時由工人姐姐推着坐輪椅去喝早茶的老太太;當然也包括很多講各式各樣外語的外國住客,他們中很多已入鄉隨俗。周末放鬆時間去酒吧餐廳坐下閒聊,也吃一般外國人絕對不敢碰的「鳳爪」、「牛百葉」或是「雞雜」、「金錢肚」等一類地道的廣東小食。我也基本上每個周末帶全家去喝茶,因為餐廳就在海邊,一邊吹着海風,一邊品茶聊天是我最心曠神怡的時刻。餐廳老闆娘瓊姐曾告訴我,原本她只打算來幫忙三年就離開的,結果三年又三年……算來有七個三年了,她看着我們一家由兩個人變成四口人,看着孩子從襁褓長大到大學快畢業了。看我們家變化的可不止她一人,大街上開便利店的一對老夫妻也是,我和太太每次散步回來都去那兒買個雪糕,之後是我們大人小孩散步後一起去買冷飲。最清楚我們的還是賣菜的老太太,見我去買菜便問「太太出去啦?」「太太還沒回來?」

和其他離島一樣,岸邊還有漁村,也保留有不少漁民的生活風情。他們仍會出海捕魚,漁獲直接賣給餐廳,剩下的魚貨也會賣給好新鮮海產的喫貨們,所以你是可以向漁民訂購海產的,當然有沒有、何時有要看運氣了。為了保障供貨的穩定,在島東南角的索罟灣養殖有魚排,因此那裏整條街都是海鮮舖。他們甚至還有自己的船隊,在中環和尖沙咀接送海鮮的喫貨們來餐廳。畢竟吃到三更半夜早已沒有了渡船。島上最特別的活動是媽祖誕巡遊,在農曆三月舉行,整周有賽龍舟、舢舨搖櫓賽和請神功戲班來島上唱戲。周圍離島的居民都聚會在南丫島,一時間碼頭大小船隻星羅棋布、彩旗飄揚;整個球場幾天內用竹子搭起一所大劇院,開戲之日人頭湧湧、歡聲笑語夾雜着粵劇、鑼鼓聲響徹整個海灣。戲從早上十點唱到晚上十一點,連唱四天,熱鬧程度與農曆新年可有一比。多年來也去聽過不少次戲,但終究敗在語言上的困難,幾乎一句也沒聽懂,不過搭戲棚的過程和戲班的後台(所有唱戲的大老倌們都住在後台)是我最好奇想一探究竟的地方。原本天后誕在農曆三月,但後來不知何故推遲到了陽曆的五月下旬,那時天氣已開始變得炎熱,儘管加裝了風扇,但對戲班而言仍然非常辛苦之事。

島上有教會辦的幼兒園和官辦的官立小學,不少外國人也都樂意讓孩子在島上上學而不是送去國際學校,因此島上的不少外國小孩子甚至他們的父母都能聽懂或是說些廣東話。對於島上孩子們而言每年有兩個節日最為開心,一個是新年,大家都換上中式服裝出外拜年利是。另一個是萬聖節,不論是中國小孩還是外國小孩,結伴打扮成各式各樣的小鬼挨門挨戶的去討糖。不給就搗亂!

和島上小孩子數量一樣多的是貓和狗,這曾是常常被詬病的地方,因為一不留神可能踩到「黃金」。不過這個問題現在已大大改善了,一來狗主人更加自覺地清理,二來島上的食物環境署的清潔衞生工作越來越細緻及時。而四處懶懶散散躺着曬太陽的貓則是大家的寵愛,牠們坦然接受遊客們的撫摸或是合影。其實牠們很是強悍,島上的寵物狗輕易不敢惹牠們,因為打起架了,狗狗並沒有太大的勝算。不過自新冠疫情之後,貓們都被禁止了外出,據說牠們很容易被感染成為這個病毒的中間宿主,但實際上沒聽說誰通過貓感染了新冠。除了小動物,島上也有些野生的動物,例如野豬。曾有島外的朋友問起,野豬是如何到島上的?其實野豬是全能的運動健將。有一次見到野豬游海峽,其速度非常驚人,和牠予我們躺平的印象截然相反。島上的野豬雖然身形巨大,但卻生性靦腆。牠們在冬季常常夜晚八時出來垃圾站覓食,但牠們很少單隻出來覓食,通常整家一起,因此下班回來常見牠們大大小小的身影,但大家互不干涉。牠會悄悄地去路邊小樹林避你,但躲得不嚴實,仍露個大屁股對着街道。就這樣,多年來看着牠們一代又一代,彼此都當成了鄰居。疫情期間是島上所有野生動物最好的日子,牠們開始在大白天自在地曬着太陽。那段時間人被隔離到了室內,而把大自然還給了真正的原住民。

這個小島隸屬新界鄉下地方,但我們一住二十多年已成了當地村民,小孩子更是土生土長了。因而不想也很難再搬出去住了。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