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竹門日語/感 覺\簡嘉明

假日到西九文化區M+文化博物館打發時間,本來只想四處逛逛,卻有意料之外的收穫。得知館內正免費播放著名建築師貝聿銘及其作品「美秀美術館」的紀錄片,二話不說趕往影院,看看一代天才的故事。

免費影院其實是數十行台階,上鋪了米白色座墊。由於樓底很高,配合自然採光,就予人舒適輕鬆的感覺。階梯座位前的牆壁,上半部分用來作電影屏幕,下半部分則是一列落地玻璃,窗外景觀是流動的維港、蔚藍的天空,加上海傍的遊人,已是一幅天然的醉人名畫,教人神往。

數分鐘後,貝聿銘的影像及訪問紀錄現於眼前。一九九七年小山美秀子創立位於日本滋賀的美術館,找來貝聿銘聯同紀萌館設計室建造。由於地點位處深山,計劃開展後隨即要面對許多棘手的事情,如建築物外形一定要配合附近山巒的地勢,人為的興建要與大自然融合;景觀布置需種植不少草木花卉,為趕及展館的落成日期,必須與季節的交替爭分奪秒;其中一個工序涉及移植古樹,在運送方面又要慎重部署,不容有失;就連室內每個場館,甚至每道牆壁也要按每件藝術品的展出需要而設計。然而,不畏險阻的貝聿銘穿着皮鞋西服率領一眾工程師來往各個地盤勘察和討論,即使他已不再年輕,但仍神采飛揚,煥發睿智的光芒,教人敬服。

印象最深刻的,是貝聿銘與小山美秀子的一席話。他倆暢談藝術,強調作品好壞沒絕對標準,也跟市場價值、表現形式、作者身份無關;喜歡與否,全視乎個人感覺。那刻,「感覺」二字給我很大啟發,看到建築工程雖講求精準計算,但大師仍重視抽象的感覺,視野、胸襟和識見,絕非凡人可比。

美秀美術館又稱「現代桃花源」,典故當然出自我國文學家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無疑世上難尋虛構的烏托邦,但智者的話卻提醒了我,只要好好感受,定能從身邊的人事物看到動人的真善美。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