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里斯本丸沉沒》 重現人性光輝

  圖:《里斯本丸沉沒》 重現人性光輝

《里斯本丸沉沒》揭開日軍貨船運送英軍戰俘被美軍潛艇擊沉,中國漁民冒着槍林彈雨營救的歷史真相。這部紀錄片的意義,遠不止於「由中國人講述國際故事」的題材創新。\陳學軍

當片尾音樂響起,滾屏字幕依次顯示三個英軍監獄艙的倖存者和遇難者名單。「參加營救的中國漁民,有名單嗎?」想到這兒筆者心裏一緊,整個觀影過程中第一次有這樣的感覺。

沉船發生的年代,照片已在英軍官兵家庭中普及。而上個世紀40年代初有多少中國老百姓家庭能保證三餐口糧四季衣服?更不要說有條件留下影像。況且,事發地點偏僻,當事人員凋零,查清中國營救者一定比翻找英軍日軍花名冊難得多。在智能手機普及的當下,這一點是極容易被觀眾忽視的。

參加營救的中國漁民名單滑過了眼前,既流暢又凝重。筆者心裏給導演方勵和劇組點讚。這片子完成度太高了。

從探測沉船入手

本片的選題來源是技術賦能。方勵發現選題的時候應該還沒有這個時髦的詞,但從探測沉船入手拍電影,和占士金馬倫未拍《阿凡達》先造3D設備交相輝映了一次。

筆者對海洋探測是外行。估計方勵公司的技術,對日本和英國這樣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而且都是島國來說,肯定是具備的。但如果不是《里斯本丸沉沒》,真相仍未被打撈起。所以,本片僅僅是一次技術公司老闆的心血來潮嗎?從故事發生的時代到故事講述的時代,中國人從局部參與者(自發的個體營救行動)變成了完整講述者(投入幾千萬元人民幣、採用世界性媒體手段、跨越多個國家地區)……技術成為傳奇,主要取決於技術改變了什麼。

被俘英軍的後代和日本船長的兒女都已進入人生暮年。如果不是方勵,可能終其一生,他們都不知道自己的父輩經歷過什麼,葬身的位置。

技術改變易,文化溝通難。影片上映後,本名為梁秀金的未亡人「梁素琴」被找到了。可以想見劇組下了多少功夫才迎來電影上畫,片中仍有黃泥涌(Wong Nai Chung)被念成了(Chong)的白璧微瑕。這部電影如何讓與英日兩國當事人不相關的廣大中國觀眾共情?如何讓立場截然相反的歷史當事人進行對話?(為了找到里斯本丸船長經田茂的後人,方勵不得已聘用了日本人偵探)相信對專職紀錄創作者也是具有挑戰性的工作。

還原歷史真相

或許正因為導演是理工科出身,或許製作於幾年前,本片自覺或不自覺地與近期票房大片着重「情緒價值」的方式保持距離。《里斯本丸沉沒》以平和的語態,角度豐富、資料翔實、手段多樣地還原歷史真相。在戰俘跌宕起伏的命運中,袒露受訪者作為當事人和審視者的情感;每封信、每張照片都打開了「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的塵封時間。

許多場景令人唏噓。例如,從潛艇發射魚雷的美國機械師和從沉船中生還的英軍當年風華正茂,在雞皮鶴髮的年紀終於相見。經田茂的兒女第一次讀着父親在軍事法庭紀錄,向方勵也是向觀眾講述「日本是一個很難表達與眾不同意見的國家」。

戰後定居加拿大的老兵班尼菲爾德是我最喜歡的受訪者之一。他的樂觀讓他得以長壽,與長壽相伴的還有「創傷應激」。

與上述場景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20年英軍戰俘的幾位後人在東極島見到了參加營救中國漁民中唯一在世的林阿根。施救者平和、受惠者禮貌,雙方握着手,正如歌裏唱的「讓它淡淡地來,讓它淡淡地去」。

《里斯本丸沉沒》以極大的好奇和勇氣提出問題,以寬廣的視野和嚴格的考證尋求答案。也讓許多中國觀眾生平第一次知道了漁民同胞的義舉。在歷史厚度和動人情感的背後,是值得關注的創作路徑和值得研究的創作態度。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