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財經點評/哪些增量財政政策值得期待?\張瑜&

  圖:學者建議中央政府通過增發國債,直接減輕地方債務負擔。

當前市場對財政政策充滿期待,但討論仍多囿於量級的「比大小」,普遍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是缺乏時空觀,同樣量級的政策,短期急出還是長期緩出?不同的政策,互相怎麼組合?政策信息以何種方式給到市場?二是缺乏目的性,政策量級一小一大,量級小的形成純增量(如擴大投資),量級大的用於存量(如化債),前者逆周期效果可能好於後者。

鑒於此,筆者希望在量級的基礎上,進一步區分輕重緩急和政策目的的不同,回歸基本事實,分四步展示增量財政政策的四條猜測路徑,幫助投資者盡可能系統、立體地評估即將落地的增量財政政策。

短期為預算收入缺口「平賬」

從以往經驗來看,財政預算如有收入缺口(實際收入低於預算收入目標),都會有財政/準財政增量政策。今年財政收入缺口或達2.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或者通過增發國債2至3萬億元「平賬」。具體而言,過去共三個年份出現過收入缺口,下半年全都有增量政策「平賬」:如2015年缺口規模9000億元,政府創設8000億元專項建設基金;2022年缺口規模2.7萬億元,政府創設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7399億元,新增PSL(抵押補充貸款)6300億元,盤活專項債逾5000億元;2023年缺口規模0.8萬億元,政府增發國債1萬億元,赤字率由預算的3%升至3.8%。

中期為地方債務「補賬」

今年3月份,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白重恩在長安講壇發表的題為《新階段的中國經濟與財政政策》的演講,估算了2020-2022年疫情衝擊地方赤字規模。三年疫情,地方額外產生近7萬億元赤字。其中,中央僅彌補約1萬億元,地方仍剩餘約6萬億元的遺留赤字。中央或通過兩條路線,緩解地方財政困難:

路線一(當前化債模式的延續):中央政府開制度綠燈,地方繼續以時間換空間:如地方政府2023年發行特殊再融資債券1.3萬億元、2023年以來發行特殊新增專項債超1萬億元(其中2024年發行超8000億),均可用於置換存量債務。未來若延續,合計可滿足約6萬億元體量。

路線二(當前化債模式的優化):中央政府通過增發國債/特別國債約6萬億元,直接減輕地方債務還本付息負擔、並補充財力,預計能較大調動地方積極性。

需要明確的是,同樣聚焦化債,路線一的增量影響幅度低於二;當前看,路線一或仍優先於路線二,但不排除最終的政策是兩條路線的調和。

長期為賣地收入「抵賬」

新一輪財稅改革紅利充分釋放前,仍需對沖賣地收入趨勢性下滑(2021年高點近9萬億元,2023年已降至5.8萬億元)。其中,特別國債(2024年1萬億)需要加碼:利好「兩重」(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的國家安全能力建設)與消費(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新增專項債也需要擴圍,納入土儲項目,或繞開具體項目、補充財力。

民生服務增量補貼

對二孩及以上家庭、失業大學生、農村老人等群體的增量補貼,值得期待。廣義補貼範疇可涵蓋託育、養老、教育、醫療、就業、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務;量級上,傾向於細水長流。

近期決策層已釋放兩個信號:一是,9月25日經國務院同意,民政部、財政部聯合部署向特困人員、孤兒等困難群眾發放一次性生活補助;二是,同日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意見》提出,「健全生育保障、普惠託育、就業扶持等支持體系,構建生育友好的就業環境」。

此外,10月8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的「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上,位列首位發言的財政專家羅志恆,曾於9月29日撰文《財力接力五大舉措》中,包括「對部分特定群體發放補貼」。

結合10月8日出席座談會的專家意見,除了上文提及的增發國債、擴大專項債使用範圍、對部分特定群體發放補貼、優化化債舉措以外,還提到兩大基金(房地產穩定基金和股市平準基金)及改革舉措的貫徹落實(關注三中全會提到的消費稅、增值稅、地方附加稅、個稅等稅制改革加速推進)。

(作者為華創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