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香港古蹟新魅力⑤/藏在薄扶林道的「歐陸風情」

  左圖:伯大尼吸引遊人打卡。右圖:伯大尼修院具新哥德式建築風格。

在港島西邊的薄扶林道上,有不少百年古蹟值得挖掘,比如充滿歐陸風情的伯大尼修院、兩座簡約風格的八角形牛棚和成功活化的薄鳧林牧場。伯大尼作為古蹟周遊樂巡迴展覽的其中一個景點,看似不曾變過的自然風光和不斷修繕保護的古蹟建築重新投入運營,展現薄扶林的悠久歷史。與之相鄰的薄扶林村保留着傳統歷史的村落,四月祭李靈仙姐、中秋舞火龍,人們依舊延續着傳統的生活方式,將薄扶林的文化傳承發揚。\大公報記者 顏琨

位於薄扶林道139號的香港演藝學院伯大尼校園位於山嶺一隅,佔地18000平方米,裝飾派藝術設計的白色雙層小洋房在樹林的映襯下十分醒目。沿着國際廚藝學院的方向走便可抵達。伯大尼於1873年至1875年間建成,為傳教會士提供休養之所。因此,伯大尼是香港和遠東區第一所療養院,入口的鐵門上面的「ME」字樣是巴黎外方傳教會的縮寫。

伯大尼彩繪玻璃窗迷人

伯大尼是一幢「H」形建築物,設計布局對稱,內有新哥德式設計的小教堂。建築物四面均有外廊,外牆由底層基座的毛石及硺石牆、裝飾扶欄,以及尖拱柱組遊廊構成。建築旁種植了一棵百年榕樹。站在一樓露台上可遠眺山頂、博寮海峽和附近島嶼。二樓的包玉剛禮堂有着玻璃屋頂,既美觀又能讓室內光線充足。

置身伯大尼小教堂,可慢慢觀賞建築上方的哥德式拱形窗和優美飛扶壁,這在香港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建築。香港演藝學院展開修復工程後,建築上的彩繪玻璃窗是費了幾番周折才尋得原件得以還原。

2004年初,香港演藝學院得到線索,得知堅尼地道共濟會的雍仁會館的7扇彩繪玻璃窗形狀和大小與伯大尼小教堂的相同,窗上還帶有法國王室紋章圖案;並在與共濟會的商議下得知,政府倉庫可能亦留存了至少2扇彩繪玻璃窗。

2005年7月,編寫有關伯大尼歷史書籍的法國歷史學家樂艾倫在搜集資料時,找到約200幅有關香港伯大尼修院攝於不同時期的珍貴歷史照片。其中3幅照片顯示伯大尼小教堂約1950或1960年代的內部模樣,證實了雍仁會館的彩繪玻璃窗來自伯大尼。因共濟會支持復修伯大尼原貌的信念,慷慨送回7扇玻璃窗,政府倉庫存有的玻璃窗亦歸還,讓伯大尼小教堂的修復工程更加圓滿。

八角形牛棚變身藝文場地

日落時分,沿着建築的外側行走,看着奶油色的外牆在夕陽之下別具質感,走廊上拱形立柱將視野勾勒,讓遠方的海面與近處的綠樹構成的美景,回頭又可欣賞被夕陽染成金黃的西高山。當然,尖形拱門長廊、彩畫玻璃窗、黑白菱形地磚,這些經過歲月變遷的老物件散發着濃厚歐式風情,置身其中感受歷史無聲的流動。

鄰近伯大尼的兩座八角形牛棚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在改建成惠康劇院後,其中一個牛棚變身為展覽大堂,另一個則成為表演場地,內設有活動座位,可作會議及電影放映等各項活動。改建後仍保留八角形屋頂和其中一座牛柵,讓訪客感受當年的牧牛情況。

薄鳧林牧場見證乳業發展

在離開伯大尼小教堂前,不妨前往薄鳧林牧場看看。薄鳧林牧場是發展局第4期「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的項目,前身為舊牛奶公司高級職員宿舍,由主樓、傭工宿舍和車庫組成,在2009年被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一級歷史建築。成功活化的薄鳧林牧場以白、灰、藍三色為主色調,如今有餐廳和展示薄扶林村故事的商店入駐。

沿着主樓環繞一周,可以看到不同大小的奶牛模型,還可以與古典拖拉機打卡,展板上介紹牧場引進的奶牛品種與經營過程,呈現出薄鳧林牧場昔日的繁華。1886年,牧場剛開業時曾從美國進口的首批牛總數為80隻,到了1955年,牧場有逾1600隻牛,其中有600隻幼牛,牧場的經營亦頗具規模。

走進商店,一側是小型展覽「我地大家:一個在薄扶林發生的結連、解離與根植歷程」的介紹,另一側是村民製作的手工藝品和與薄扶林有關的文創產品,如手繪地圖、陶瓷碗碟、村民手工染的布,還可以看到薄扶林牛奶公司使用的雪糕櫃。這些商品是由「樂在陶中」、「村姑工坊」及「樂根源」的成員們親手製作的。在這個科技發展如此迅速的時代,這些手工製作的擺件、日用品不僅展現村民的智慧和巧思,讓人們重塑生活的價值、感受自然之美。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