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書海漫遊/沉浸石窟樂舞世界 感受絲路文明之美 ──《樂舞之美》讀後\谷中風

  左圖:《樂舞之美:絲路石窟中的樂舞世界》,陳柯翰、王凱編著,中國文聯出版社。右圖:彩繪散樂漢白玉浮雕。

最近,有一本書在朋友圈刷屏,這就是中國文聯出版社推出的《樂舞之美:絲路石窟中的樂舞世界》(陳柯翰、王凱編著,2024年)。該書從歷史文獻、敦煌遺書、石窟雕塑、壁畫圖像,以及流傳實物等取材,圖文並茂地再現了熱烈狂放的迷人舞步,玄妙優美的天籟之音,精美絕倫的漢唐樂器,讓我們穿越千年再次領略古代絲綢之路上曼妙的樂舞世界,感受中華文明在交流互鑒中散發的迷人魅力、結出的纍纍碩果。

隨着全球化的深入發展,跨文明交流與對話日益受到重視,也成為圖書出版的熱門主題。寬泛地說,《樂舞之美》也可以納入這一題材之中。但是,本書採取了獨特的視角和表達方式,編撰者從音樂舞蹈角度切入,聚焦漢魏隋唐歷史時期,由藝術史個案透視文明發展歷程,探索文化繁榮規律。

文明互鑒催生文化瑰寶

史學大師陳寅恪先生有言:「李唐一族之所以崛興,蓋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舊染既除,新機重啟,擴大恢張,遂能別創空前之世局。」這段話指出了文化交流對於文明創造的決定性意義。《樂舞之美》以藝術考古的實證研究,再一次印證了這一論斷。書中指出,唐代對外經濟、文化交流活躍,表現「胡舞」的陶俑成為這一時期的特色。唐三彩駱駝載樂舞俑、胡人俑、雜技俑都從一個側面再現了唐代盛世文化交融的情景。

本書將中國古代樂舞交流的主要傳播脈絡概括為「西樂東漸」。來自古印度、西域諸國以及東亞地區的「天竺樂」「龜茲樂」「西涼樂」「樂般國鼓舞」「安國樂」「高麗樂」「疏勒樂」「高昌樂」「康國樂」,在傳入中原宮廷後,成為隋唐「燕樂」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斷促進宮廷樂舞的整合與重構,再與漢民族傳統的「清商樂」相結合,逐步發展為隋初的《七部樂》,隋末的《九部樂》,以及唐初的《十部樂》,並最終在民間盛行。從8世紀開始,唐朝的流行音樂聽起來與中亞城郭國家的音樂就沒有多少區別了。來自西域的音樂大師,受到唐朝人的熱烈歡迎。音樂愛好者唐玄宗的《霓裳羽衣曲》,實際上是西域的「婆羅門曲」的改寫。「大量的西域,甚至歐洲、非洲的樂舞、樂器、樂伎以絲綢之路為通道,為中華民族樂舞藝術發展注入了千姿百態、異彩紛呈的元素。」

除了宏觀概括,書中還有對文明交流的個案分析。比如,《佛教傳播與龜茲樂舞》一文,以龜茲古國及其文明發展傳播為例,為讀者展現出中華文明圖卷中這一獨特元素。龜茲古國存在於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11世紀,地處絲綢之路的十字路口,佛教興盛,藝術發達,印度、波斯和中原的樂舞文化在此融為一爐。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讚嘆「管弦伎樂,特善諸國」,本書選取新疆吐魯番七康湖石窟、克孜爾石窟、庫木吐喇石窟等多幅壁畫作品,形象展示了龜茲樂舞的魅力,折射出公元383年以來其在中原傳播的盛況。如書中所言,「隨着歷史的車輪不斷向前滾動,佛教信仰在這片土地上已經被別的宗教代替,但是舞蹈這項融於生活的藝術表現形式卻被保留下來。」

換個視角再讀文化熱點

人們常把建築比作凝固的音樂,本書則努力從凝固的建築中復現音樂的華彩。近年來,在中國文化和文旅熱潮之中,莫高窟、雲岡石窟等早已成為中外遊客熱門打卡地。這些文化寶庫也是《樂舞之美》的重要論述對象,而本書藝術考古視角的專業解讀又給讀者提供了打開文化熱點的新方式。

莫高窟是20世紀極為重要的文化發現,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藝術勝地。《樂舞之美》把關注點轉向敦煌壁畫中的樂器,發現其種類繁多,形制各異,從十六國的北涼時期至元代,近千年形成240多個與音樂相關的洞窟,有樂器40多種,達4500多件。僅琵琶就近700支,50多種形態。有些文獻沒有記載或者只有文字記載的樂器,也在壁畫中得以保存。而且,壁畫中的樂器不是作為物體存在,而是和樂隊一起組成生動的畫面。《敦煌壁畫中的樂隊與樂伎》一文指出,敦煌壁畫呈現各個時代大小不同的樂隊500餘組,繪有樂隊的經變圖多達400餘幅。從北涼到北周前期的樂隊規模較少,北周後期到隋代初期規模逐漸擴大,出現了多達28人的樂隊,到晚唐時期,樂隊編織又趨於減少。其中,第220窟北壁的藥師經變樂隊就有28人,左側15人,右側13人,是初唐敦煌樂隊壁畫中人數最多的,樂器品種也最全,人物生動逼真,觀之如聆妙樂。

同樣,《北魏華樂復何在 雲岡千年日日鳴》一文以音樂史的角度審視雲岡石窟,進一步揭示出石窟藝術豐厚的文明內涵。根據統計,可辨認的雲岡石窟樂器圖像530多件,其中西來樂器426件,涵蓋樂器種類共有27種,其中西域和西北地區的樂器22種,包括橫笛、琵琶、五弦、豎箜篌、細腰鼓等西域樂器,排簫、長笛、琴等漢族傳統樂器,充分體現了北魏時期我國各民族音樂大融合的情況。從雲岡不同時期樂器圖像組合配置的情況,還可以看到北魏音樂吸收融合西域、華夏、鮮卑等音樂文化的演進歷程,「不管手持樂器的樂伎身着印度梵衣、西域裝束,還是鮮卑妝扮、漢族服飾,他們所奏之音都是北魏皇朝擇優而取的胡漢音樂精粹,既有濃郁的龜茲樂風格,也具有秦漢根骨的西涼樂韻味。」

營造通感促成悅讀體驗

《樂舞之美》這本書具有多維度創新特徵。在學科的維度上,書中收錄的文章涵蓋考古歷史和音樂舞蹈兩大領域。十餘篇文章既有嚴謹的學術論述,又有暢快的文學書寫,論從史出,以點帶面,多彩展現漢唐以來中華樂舞文明的發展圖景。

在閱讀的維度上,本書的創新更是可圈可點。左圖右史本是中國學術和文化的悠久傳統,《樂舞之美》在新的設計和出版理念下對此加以發揚廣大,不愧為2024年倫敦設計大獎銀獎作品。本書從十幾萬張圖片中精選出200多幅攝影作品作為插圖。這些圖片光影獨特、細膩動人、畫質優美,與文章在形式和內容上都實現了融合。讀着書中的文字,看着圖片上婀娜多姿、自在翱翔的飛天,我們的感官被打通,思緒被激發,獲得了全新的閱讀體驗。14篇大拉頁穿插於書中,既呈現了14幅美妙絕倫的樂舞藝術精品,還把唐代樂器實物與古代音樂經典文獻,一一對應一年中十二個月逐次展示。此外,中國傳統十二生肖被轉化為電報密碼,以古琴琴譜的形式展現,增加了閱讀趣味與知識內涵。

特別是一些我們比較熟悉的具體知識點,本書也作出了豐富和拓展。比如,《粟特樂舞與隋唐盛世》一文指出,善於經商的粟特人廣泛分布在絲路文化區域中,形成大大小小的聚落,不僅帶來了繁榮的經濟,更帶來了美妙的歌舞。隋唐後被稱為「胡旋」「胡騰」的便是粟特樂舞。書中根據文獻記載描繪了胡騰舞的形態:這是一種在宴飲場合飲酒後的一種舞蹈,「舞者為男性,身穿小袖口輕衫,頭戴蕃帽,身披帶端為葡萄葉形狀的帶子,穿柔軟錦靴,立於小圓氈上舞蹈。」舞蹈動作是先拈襟擺袖,其次跳身轉轂、弄腳繽紛,最有特色的動作是環形急蹴,反手叉腰,舉雙臂於頭頂,眉眼表情誇張。「胡旋」則多與女舞者聯繫在一起,以旋轉為主要動作特徵。當文獻和圖像並呈眼前,千年之前,古人宴飲時歡快舞蹈的場景躍然紙上。

總之,在紙質閱讀日漸式微的當下,《樂舞之美》開闢了圖書設計出版的新天地,不僅惠人以新知,更讓人重拾閱讀信心,嚮往書籍之美。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