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東西影畫/《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左圖:宋佳(左)與張桂梅合影。右圖:《山花爛漫時》講述雲南邊陲山區裏的女孩通過讀書改變命運。

內地電視劇《山花爛漫時》作為一部當代農村劇,根據「七一」勳章獲得者、時代楷模、麗江華坪女子高中校長張桂梅真實事跡而改編,真人真事變成劇集故事,主人公人物形象真實可感,充滿生活化氣息,令觀眾感受到張桂梅其人,並在細節上下功夫,比之同類題材具有創新性。\葛若凡

作為一部主旋律電視劇,《山花爛漫時》並沒有出現此前同類作品過分煽情的情形,杜絕老套劇情、浮誇的演技、單調的布景,以及拙劣演技,而是將主角張桂梅(宋佳飾)的人物形象,塑造得十分飽滿、具象化:她不僅僅有認真負責、愛崗敬業、樂於助人、堅韌不拔、不屈不撓的性格,也有緊張、焦慮、衝動的時候。

人物形象真實 觀眾代入感強

劇中,張桂梅早年經歷通過劇情得以自然地交代,向觀眾展示張桂梅之所以會有之後的抉擇,是源自她童年的經歷。她對培養孩子的方方面面,都充滿溫柔和細心。身為校長的形象雖然光輝,但卻打造出角色本身的親切感,讓觀眾覺得張桂梅就是生活中的一個人,一點也不空洞。張桂梅的性格也自然和幽默地展現,譬如她在學習騎摩托車時有不靈光的時刻,也會在大會發言和媒體採訪時緊張得雙手握拳,甚至說話會因為過於緊張而出現結巴。

劇情設計上,電視劇採用人物傳記劇集中罕有的事件索引結構,而並非單純的人物索引結構。故事的核心索引是劇情圍繞張桂梅建立華坪女高、辦好華坪女高、培養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女學生進行展開。所有的人物、事件和劇情都圍繞着華坪女高的建設和發展展開。劇情設計除卻展示張桂梅真實的人生經歷之外,也營造由淺入深的代入感和懸念。

電視劇全方面多維度展現華坪女高建設和發展歷程,雖有核心人物張桂梅,卻也沒有將華坪女中的成功全部歸於張桂梅一個人,而是無數普通人的共同努力。這也是張桂梅給劇組提出的希望,不要着重表現她個人的事跡和取得的榮譽,要刻畫每個作出貢獻的人,講述他們的付出和努力。每一個為華坪女高貢獻過的角色都在該劇中栩栩如生,有血有肉。

讓人眼前一亮的是,該劇沒有刻意走煽情的路線,在不少部分甚至有喜劇的色彩。這麼做的目的是讓觀眾更好地接受劇情,在專業上我們稱為情緒的多維(二維)調度,只有調動至少兩種和兩種以上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產生代入感,故而呈現出的情緒是既詼諧幽默,又感人肺腑。倘若只是進行單項的悲傷催淚之煽情方式,不足以調動觀眾的代入感,這是此前很多同類型影視劇無法被觀眾認可的重要原因之一。

拍攝虛實結合 敘事注重細節

影視製作上,該劇多數採用實景拍攝,與此同時還採用實景+藍幕特效(色鍵特效)拍攝,這種虛實結合的拍攝方法,可以增加真實感、演員的情緒調度等。更重要的是可以最大程度地使用拍攝場地,和減少對場地的依賴。除虛實結合以外,劇組的服化道誠意滿滿,細節還原度很高,可以說某些方面已經達到紀錄片風格的感覺。在妝造上不是做舊做髒,而是表現出一種真實樸素的質感。強調真實,而非美觀,並多利用主觀性的鏡頭,來模擬真實感,比如其中有一集是張桂梅到輟學的谷雨家,用了七種景別展現山路的崎嶇,環境的破舊。

此外,劇集在敘事上也注重細節,張桂梅請馬縣長他們第一次吃華坪滑肉,上菜的是老闆輟學的女兒,老闆還責罵女兒讀書無用。而當華坪女高辦成以後,張桂梅再去他們家的餐廳吃飯的時候,老闆的女兒並沒有出現在餐廳做童工,那就是去了學校唸書。

演員的演技上,雖然宋佳不是最像張桂梅的演員,但她的演技精湛,演出神似。為了演出張桂梅的精氣神,宋佳不僅和張桂梅本人多接觸,還大量地參考和模仿張桂梅的採訪和紀錄片畫面,導演費振翔在現場拍攝過程中也一再強調演員表演的真實,追求和觀眾的共情。姜超飾演的馬縣長,也讓姜超超出了過去純詼諧笨拙單純角色,擺脫炊事班小姜和《武林外傳》「李大嘴」的類似形象,塑造出一位豐富立體的副縣長形象。

綜上所述,這就是《山花爛漫時》之所以取得好口碑,呈現極高質量劇集的關鍵所在,在劇中,每個華坪女高的學子,都像雲南最絢爛的紅山花。當這些紅山花綻放爛漫時,張桂梅在她們之中笑……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