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公評世界/哈里斯能否逆風翻盤 考驗其衝刺能力\周德武

美國大選進入最後的衝刺階段,離11月5日的正式投票日只有兩個多星期。兩黨總統候選人均加快了拉票節奏及輿論爭奪的力度,雙方你來我往,也將人身攻擊提到新高度。

特朗普指責哈里斯無能、愚蠢,只有他這樣的「聰明人」才能堪當大任。哈里斯則宣稱特朗普「精神狀況越來越不穩定」,且具有法西斯主義傾向,對美國民主構成了極大威脅。哈里斯不時搬出特朗普前高級幕僚的現身說法,「認為其不適合重返白宮」。但特朗普自帶「天選之子」的光環,將重返白宮視為上帝的旨意,否則巴特勒鎮的槍聲早就把他送上了天堂。

留給哈里斯的時間已經不多。與往屆大選相比較,10月份的這個時段應有最後一場總統候選人的電視辯論,或對猶豫不決的選民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儘管一些美國主流媒體邀請特朗普與哈里斯再來一次辯論,但特朗普團隊堅持不給哈里斯這樣的機會,讓哈里斯十分無奈。

據統計,全美近40個州開始提前投票,截至10月16日,全美已有721多萬人完成了今年大選投票。多家民調顯示,哈里斯在全國範圍內稍微領先於特朗普,但在決定大選勝負的七大關鍵搖擺州,雙方之間打得不可開交,從最近兩周的情況來看,特朗普的支持率有所回升,在搖擺州的民調支持率略佔上風。如果考慮到民調一直有低估特朗普支持率的歷史紀錄,那麼在民調拉不開差距的情況下,勝利的指針很有可能倒向特朗普。

哈里斯陣營心急如焚,甚至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恐慌。奧巴馬親往賓夕法尼亞州拉票,向黑人男性選民直接喊話:希望他們摒棄對女性的偏見,把寶貴的一票投給哈里斯。哈里斯也一改「藏拙」的策略,不再沉湎於友好媒體的採訪,而是主動深入「虎穴」和「敵區」,爭取拿不定主意的保守派選民的支持。10月16日,哈里斯接受了傳統右翼媒體──霍士新聞的採訪,可以說是走出舒適區的冒險之舉。

這次採訪雖然只有短短的半個小時,但主持人拜爾不是省油的燈,專挑尖銳問題讓哈里斯難堪。雙方之間相互打斷、搶話,各不相讓,硬生生地把一次採訪變成了一場論戰,哈里斯充分展示了她作為檢察官的強硬一面。這場火藥味濃厚的採訪,大部分時間圍繞着非法移民問題展開,哈里斯將責任推給特朗普,強調正是因為特朗普阻撓,才讓兩黨《移民法案》束之高閣。她認為,根本的問題還是美國支離破碎的移民制度造成的。哈里斯自辯道,她三年多來並非一事無成,而是一直在清理特朗普給國家留下的分裂遺毒。特朗普團隊當然免不了貶損這次採訪,認為哈里斯易怒、避責、沒有能力抗壓,自然也勝任不了白宮的大任。《紐約時報》評價稱,「這次採訪展示了哈里斯好鬥的一面」。綜觀這次採訪整個過程,令筆者印象最深的是,哈里斯的能量被主持人徹底激發出來,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哈里斯一旦走出舒適區,特別是被不友好的媒體逼到牆角時,仍有不少潛力可挖;哈里斯團隊一定後悔,之前過於小心謹慎了,沒能早點讓哈里斯放飛自我。

以哈里斯接受右翼保守媒體霍士採訪為標誌,美國大選的最後角逐將更加白熱化。有了這場唇槍舌劍的採訪,哈里斯的心魔已被破除,自信心必將進一步上升,未來這18天裏,將是哈里斯個人政治能量的全面釋放期,只是這個時間點來得晚了一些。

在某種意義上說,美國這次大選與2020年一樣,仍是民主黨及共和黨傳統建制派結成的政治聯盟與特朗普勢力之間的角逐。雖然全球反民粹主義浪潮方興未艾,國際大氣候總體對特朗普重返白宮有利,然而當傳統建制派處在絕望環境中時,他們仍會聯合起來,法國今年7月國會議會的選舉就是一例,法國各類左派在最後時刻組織起來,對抗勒龐領導的國民聯盟,並贏得了第二輪選舉的勝利,這一幕會不會也在美國重演,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哈里斯的最後衝刺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選即將進入尾聲之際,哈里斯選擇與拜登切割,強調自己作為新一代領導人,一定會把自己的經歷、閱歷、工作經驗以及新鮮的思想帶入白宮。她強烈暗示,特朗普的認知能力大大下降,但名字卻印在選票上,這對美國是個危險因素。此前由於拜登存在着同樣的問題,民主黨投鼠忌器,這張牌打得並不好。

對於民主黨來說,2024年的美國大選是死馬當活馬醫。哈里斯目前還擁有資金優勢,她在短短的三個月內募集了10億美元,說明反特朗普的力量仍在蓄勢待發、伺機反撲。當然2016年希拉里也擁有資金的優勢,但最後還是輸給了特朗普。未來的兩個多星期,美國大選依然充滿變數,現在就斷言哈里斯必輸無疑還為時尚早。

友情鏈接